“创意设计”课程:拥抱“可生长的时间”

2024.12.06

    文字

    李慧韬


    图片设计

    赵存存


    资料提供

    美术学院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李萍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绣球形态启发的沙滩休憩场所设计、基于跳舞草的疗愈产品设计……9月清晨的清华大学建筑馆报告厅内,暑期小学期课程“创意设计”结课汇报正在进行。过去3周,近400位美术学院和为先书院学生在18位老师的引领下,以“可生长的时间”为主题,体验了一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碰撞”。

“打开一条通路,连接功能创造和设计创造”是为先书院院长洪波送给同学们的开课寄语,“做好受挫的准备”则是上一届课程同学留给学弟学妹的“肺腑之言”。

一门“可生长”的课

在“创意设计”课程负责人、美术学院教授邱松看来,“创意设计”是一门“可生长”的课。

“可生长”首先指课程的主题。3周时间内,同学们的主要挑战就是围绕“可生长的时间”这一个主题,自选植物形态为灵感来源,以设计形态学为主导,发散创意思维,进行设计表达,并从中锻炼学习、协同、创新、表达四大能力。

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可生长”的出发点和实现形式又是多元的。

“时间在自然规律的不断重复中生长,人又在时间的生长中变化与成长。这个设计中的时间感受也代表着独特的人生感受。”结课汇报现场,美术学院王诗溢、史依鹭代表小组展示的“山荷流光”沉浸式交互空间设计惊艳了大家。

“山荷流光”沉浸式交互空间效果图。(小组成员:王婧怡、王诗溢、史依鹭、宁昀潼、张晴朗)

“山荷叶的花瓣遇水会变透明。这是因为它的细胞结构高度松散,在晴天,光线在空气间隙和无色细胞液之间的界面发生漫反射,使花瓣呈现白色;在雨中,水进入细胞间隙,细胞液和水相近的折射率又让光的透射率增加,花瓣变为透明。”作品用磨砂镜子材质的屋顶表现山荷叶的质感。无人时,雨帘装置模仿降雨,可渗水材料模拟的地面呈透明效果;有人踏过时,雨帘停止降水,地面上留下的白色行迹宛如舒展的叶脉。高频闪烁的照明灯还能造就“雨水倒流”的视错觉,引出时光回溯的意蕴。

结课汇报现场,小组同学扮演的“抱抱熊”和在场师生互动。(小组同学:郭浩然、何书恒、易元淮、张雨萌、张芹婧)

为先书院郭浩然小组则带来了一个更亲切可感的作品——“抱抱熊”。

在合适的光照和声波条件下,跳舞草的侧小叶会有规律地收缩或下垂,形成椭圆形的曲线运动。如何让这种奇妙的形态变化原理“生长”为一项有用又有趣的设计?在排除遮阳顶棚、自动伸缩百叶窗等多个方案后,能够通过感知体温弯曲手臂、给予人拥抱和抚慰的“抱抱熊”从组内讨论中脱颖而出。

“正如植物会随阳光照耀或阴影庇护调整生长策略,每个人也会经历不同的生命阶段。我们希望‘抱抱熊’可以积极参与大家的成长过程,陪伴大家经历不同生命阶段。”郭浩然说。

一门“会受挫”的课

实现“可生长”并非易事。在结课汇报的“高光”之外,“‘痛’并快乐地享受着”是许多同学对这门课的共同评价。

人因、环境、方法、空间;材料、计算、制造、仪器……

第一周课程中,5位美术学院老师、7位为先书院老师分别从“设计思维与方法”“工程思维与方法”两个角度,为同学们建立起投入创意设计的基本知识储备。

然而,进入第二周的小班讨论后,各组基于各自所选植物形态交出的第一版创意发散,还是被“连环拷问”了。

同学们和老师、助教开展小组讨论。

“蒲公英的种子在什么条件下能飞起来?”“和冠毛的方向和数量有什么关系?”“莲花花瓣颜色变化的机理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具体的临界点?”许多小组的进度退回到了第一步——从“可生长的时间”切入,先深入挖掘植物的原理,再去发散各种潜在的用途,而不是急着找一个形态结构直接把自己框住。

“这门课程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思维转换的过程。”去年选修课程的为先书院李与涵同学对学弟学妹所经历的“难绷”感同身受。

明确作业主题和要求后,李与涵所在的小组只花了两三个小时就确定了选题——做一个基于荚果蕨的药物运输载体。但在第二周展示时,这个已经“推得很细”的工作方案却被老师提示“陷在工科思维里”“太关注植物具体用途了”。

李与涵小组的作品迭代。(小组成员:李与涵、石啸睿、崔云泽、戴维多、何宇坤)

距离结课还有一周半的时间,应该继续深挖荚果蕨还是直接换个更取巧的植物从头做起? 在为先书院副院长王秀梅、材料学院副研究员孙晓丹、邱松等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小组从思维堵点迎难而上,从0.0、0.1版本的水凝胶递送系统,步步迭代到以荚果蕨叶片的卷曲和展开为灵感设计的1.0、2.0版本“茶包”。这个取名为“裹茶蕨蕨子”茶包,可以随茶水冲泡逐层展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味浓郁。

李与涵告诉学弟学妹们做好受挫的准备:“如果你能继续坚持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成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反复强调的思维转换也在悄然发生——“找到那个牵动生长与时间的关键,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一门“没有终点”的课

2023年,为先书院和美术学院正式合作共建“为美课堂”,将“优秀的人文素养”作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要方向之一,促进艺术与科学、技术、人文的深度交叉融合。 “艺术与科学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发展路径。”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表示,“清华的师生们始终走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懈努力,这个传统延续至今。”

而作为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一次探索,“创意设计”小学期课程正是两个院系合作后的第一份“大作业”。面对课程规模大、小班授课任务重、跨院系教学统筹难的客观挑战,来自美术学院、材料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精仪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10余位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建立跨院系交流机制,每2至3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

2023年“创意设计”教学团队在课程筹备过程中。

专业背景各异、教学风格多元,“解题思路”上的碰撞时有发生,但王秀梅深切感受到,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同学们不囿于‘壁垒之内’,而是能够多角度、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其认知和成长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今年,“创意设计”课程从为先书院扩展到美术学院,课程容量增长超一倍,教学团队也扩展为18位教师、20位助教和2名教学秘书组成的“更豪华阵容”。

围绕“可生长的时间”命题,设计方法更多元,思维融合更深度。课程建立“通识知识教学”“创新设计教学”两大团队,并引入人工智能平台教学,辅助大家发散思维。跨院系组队则让通专融合与学科交叉浓度更高,“逼迫”大家在短短3周内加速打破思维定势。

在备课中途,邱松也意外收到了上一届课程学生王晔崎发来的微信:“邱老师好,我是您一年前‘创意设计’课程的学生,一年来设计逐渐成为了我的爱好。此外,在修‘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分析与表征’等专业课时,我发现科学往往很美,自然规律像是被设计出来的,这门课余韵回香。”

结课大合影。

邱松觉得这呼应了老师们对课程的长久期待——不急功近利,让创意设计在同学们心中植根,在未来更蓬勃地生发于思维之中。而在新一轮课程的尾声,72组同学们展陈于美术学院展厅内的作品感想,也让老师们相信,终点并不在当下:“目标不再是唯一的北极星,而是化作了天空中的繁星。我们不是在追求一个确定的结果,而是在没有明确终点的地图上绘制自己的路线。”

“创意设计”课程作品展。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