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教赛一等奖得主郭璐:课堂内外,师生之间,一点灵明

2024.11.11

    文字

    韩瑞瑞


    图片设计

    韩羽臻


    资料提供

    校工会  建筑学院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李萍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郭璐至今还记得与博士导师吴良镛先生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当时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二楼的办公室里,阳光正好,吴良镛笑盈盈地对她说:“我带研究生,既要我认识研究生,也要研究生认识我。”当时的郭璐并不解其深意。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郭璐又重新思考导师的话。她反复拷问自己:“我是否认识了学生?学生又是否认识了我?学生和老师间的‘双向奔赴’何以实现?”

郭璐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前不久,她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32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在成为老师后的第10个教师节前夕获此殊荣,无疑是对她教学成果的极大肯定。但她坦言,对于上述问题,她仍没有答案,“我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要认识每一个学生,我仍然在摸索。即使身为老师,我仍然在学习。”

从建筑到城市规划

秋日的阳光为建筑馆镀上一层金色,郭璐行走在其间,已有20个年头。“我性格比较保守,有路径依赖。”她笑着说。

在建筑系读完本科,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节点上,郭璐回头审视自己的志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建筑设计具有创造性,设计完成会很有成就感,但最终还是更希望能用更加宏阔、综合的视野来认识世界。”

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郭璐从小就喜欢历史,于是她将目光投向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跟随吴良镛教授读博。

以前学建筑时,专注于斗拱、柱子、城墙、城门,但当带着历史和规划的视角去看,她认识到这些要素其实是一个整体。一座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建筑,而是与城市、国土、自然环境甚至文明发展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一砖一瓦,一楼一城,都是整个文明的具象化体现,其中蕴藏着广大的世界,给我一种‘芥子纳须弥’的感觉。”郭璐感叹。

郭璐在授课中

郭璐自称是个“乏味”的人,比较宅,喜欢和书打交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学说和思想散见于各类典籍,她于是在《诗经》《管子》《周礼》等书里耐心寻找蛛丝马迹。在无人打扰的夜晚,书册在手,古意在心,郭璐尽情地神游太虚,徜徉于天圆地方、轴线与城墙、城市形态与规划过程的融合与流变之中。

内容为王,课比天大

郭璐参与讲授本科生通识课程“中国城市规划史”。刚刚走上讲台时,她感到忐忑不安,担心讲课中忘词,她在每一页PPT下做详细的逐字稿标注,而且时不时就要看一眼教室里的钟表,唯恐30分钟就讲完45分钟的内容。

她反思自己从前有贪大求全的问题,总想把所有知识事无巨细地教给学生,却往往只能浮于表面。但学生其实是聪慧的,只要把一个点讲清楚,其他的知识他们能够融会贯通。郭璐于是把重心放在寻找“钩子”——“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像中医点穴,关键是找准穴位。

“长城如何发挥防御作用,不打仗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元大都地表水供应不足,如何支撑宏大都城的建设?”“成都平原降水量大、洪灾频发,为什么能够成为天府之国?”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学生们的“抬头率”逐渐提高了,也更有自主思考的意识。“清华的学生都是‘识货’的,得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拿给他们看。”郭璐不断改进讲课方式。

在通识课的课堂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知识背景参差不齐。郭璐因此在教案和教具上花了很多心思。她在PPT中插入了大量直观描摹古代城市生活的画作,如明代的《南都繁会图》、元代的《西湖清趣图》等,以及城市建筑的三维模型动画。为了帮助非建筑专业学生更好地识图,郭璐还专门制作了3D打印的模型,哪里是山、哪里是水、城市如何规划,便一目了然。

课堂之外,教学团队还组织班级到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参观,边参观边讨论;鼓励同学们读地方志、在家乡做实践调研,让原来司空见惯的邻里街巷开始显现历史的厚度。

2024年,郭璐入选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为校赛、省(市)赛、国赛,是一场长达两年的考验。她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国赛。

郭璐在专家辅导团队的指导下备战国赛

根据郭璐参赛课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的史学特征和跨学科特色,校工会牵头邀请了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系及建筑学院的专家组成辅导团队,从课程设计、史料支撑、教姿教态等方面为她提供指导和帮助。白天,她在建筑馆的办公室里备课,晚上回家将孩子哄睡后,又继续沉浸到工作中。参赛内容共16讲,她为每一讲准备PPT、近万字的教案、教学逐字稿和教具,并不断打磨和完善。其中,仅PPT就更新了七版。

“教学不能是照本宣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课本不一定能找到。教学内容一定是基于高水平的科研,和学生情况结合起来的创造。”她深知“课比天大”的道理,教学比赛不是演讲比赛,教姿教态、PPT、教具都只是辅助,打磨内容才是核心。“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听完了是否有真正的收获。”她的电脑里有一个50多G的文件夹,里面存满了课程相关的文献和材料,每一讲内容背后都有上百篇文献的支撑。

郭璐认为,青教赛实则是一堂名为“如何上好一门课”的教师必修课,备赛的过程不仅雕琢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促使她不断审核自己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和缺失。

学莫便乎近其人

在郭璐看来,课堂之外的师生交流同样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更具挑战性。

郭璐回忆自己初为人师时性格急躁,看到学生不求进步,她经常气得想拍桌子,但是现在她会思考学生为什么躺平,如何引导,从而“让学生从躺平中开出一朵花来”。

如今,她每周都会和自己的研究生见面,探讨学术和生活,“但有时候我想见他们,他们不想见我。”她曾开玩笑地说,“学生变得更加社恐了,尤其是经历过线上教学之后,他们更习惯线上沟通。”这让她不禁反思,在线上资源日益丰富、人工智能普遍应用的今天,老师的独特性在哪里?课堂教学的价值如何体现?而归根结底,人的价值如何体现?

郭璐与学生合影

郭璐相信“学莫便乎近其人”,因为她曾在恩师吴良镛先生处获得宝贵的精神力量。她回忆起吴先生曾说,1944年,他随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道路非常泥泞,人必须走在前面,因为后面的路都被踩烂了,一走就会陷进去。“要先走一步,要向前看。”吴良镛常常叮嘱她。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我目前还做不到,但心向往之。”郭璐说。很多人只看到吴良镛取得的成就,但郭璐能看到这些成就背后的辛苦付出。在她的印象里,吴良镛极其刻苦,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学术问题。有一次她去看望恩师,吴良镛恳切地说:“我觉得我最近没有进步。”年近百岁的人,仍然没有停止自我要求,郭璐深知他的成就不是偶然。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是吴先生他会怎么做?”得知自己入选全国青教赛的第二天,郭璐又去看望吴先生。老师给予了她精神的力量和鼓舞。

“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郭璐相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这一点,这种思想性、观念性、引领性的东西,正是教学的精华。

在师生之间、课堂内外,郭璐研究城市与文明,也思考人的价值。她在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身上寻找那“一点灵明”,期待师生之间共鸣时刻的到来。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