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在微茫中追寻法治、在焦灼中等待正义的人们。”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在著作《行政诉讼法》的扉页写下这样一句话。在他看来,行政诉讼法关乎社会正义,也关乎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
求学、为师以来,何海波专注于行政诉讼法研究,这本书成为了他的集平生心血之作。这本书曾获得首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著作奖,被全国人大法工委作为修法参考交流资料。
如今距《行政诉讼法》初次出版已经13年了。两年前,何海波在第2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更新和修订,篇幅上增加近20万字,出版了第3版。2024年,这本书获评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何海波
以法治建设的守望者提笔书写
1989年,何海波刚上大学,中国出台了保障“民告官”的法律《行政诉讼法》,寝室的灯光见证了他彻夜阅读还带着墨香的教材。在英国杜伦大学求学时,何海波精读了英国学者威廉·韦德的《行政法》。韦德深谙英国行政法的精髓,叙述清晰,富有洞见,笔端常带感情。这启发了何海波将故事性融入法律写作。
在2011年,深耕行政诉讼法研究20年后,何海波完成了这部《行政诉讼法》。他在序言中写到:“中国并不缺少法律教科书,缺少的是有个性的教科书。”
25张图表、600多个案例……何海波用翔实的数据搭建起一个关于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叙述体系。这本教科书,以其独特的体系构建和“描述式”的方法,打破了传统法学教材的范式,体系融通,行文明快,可读性强。
与大多数法律教科书主要讲述法律原理和制度梗概的大纲式编排不同,何海波按照行政诉讼法流程构建了一个明晰且实用的体系,让复杂的法律问题回归本源——以总论、受理条件、审查标准、处理方式、诉讼程序的五编制展开论述,在国内外该类教材中堪称独特。
例如,“受理条件”在法条中只有寥寥几条,还散落在不同章节乃至不同文本。然而在实践中,行政诉讼案件因为“告错了”,被法院驳回起诉或者不予受理的情况高达三成。何海波深感教科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为此,他用了全书近五分之一的篇幅,分门别类,详细阐述行政诉讼时受理与否的情况,向读者展示“真实的法律、活的法律”。
何海波说:“我想做中国法治建设的守望者,并以这样的角色尝试法律教科书的另一种写法。”
与时俱进,精雕细琢
在这本“描述式”教科书中,何海波用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填补了法理演绎与法律实践之间的空白。
在编写前,何海波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做了“地毯式”的检索。每一次版本的更新,不仅是对前一版的继承,更是一次对法律理解深度和广度的双重拓展。第3版吸纳了《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处罚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最新修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要司法解释。
《行政诉讼法》第1版、第2版、第3版
在第2版的基础上,这一版还将400多个案例更新到了600多个。案例的更新,是对法律实践脉搏的精准捕捉,确保了内容的鲜活与时效。案例来源既有最高法院公布的案例集,也有各级法院在网上公开发表的裁决书,还有当事人或代理律师通过各种渠道寄来的代表性案例等。
为了点面结合地阐释法律,何海波注重日常案例积累,他人寄来的、自己搜集打印的案例材料堆满了他的书桌。有时候,他坐在桌前一整天,如同大海捞针一般仔细搜寻,“捞出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案子,然后缩成一两百字写进书里”。
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案例,还包含了丰富的统计数据和图表。除了对公开的司法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何海波还自建了数据库,尝试对220余万份行政裁判文书进行大数据分析。这为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也使本书的样貌与众不同。
每一版更新,结合读者的反馈和意见,全书内容都会经历数次精心打磨,力求精益求精。在出版之后,读者也通过邮件等方式,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何海波逐一整理这些大大小小的意见,在下一版或者下一次印刷中修改完善。
教科书背后的法律哲学
有一次,何海波将最新出版的《行政诉讼法》赠送给某法院行政庭庭长,却被意外告知,这里的法官、助理、书记员“早已人手一册”。它被一些法院工作人员当作案头书,“遇到问题时就去翻一翻”。这给了他极大的激励。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曾评价道:“这不仅是一本有个性的诉讼法教科书,更是一部有思想的行政法专著;既生动展现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前世今生,更饱含了作者对民主法治的不懈追求!”
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庄茗然说:“比起其他优点,我想格外强调的是老师的文字表达背后蕴含的情感。当提及行政诉讼制度的局限时,他说:‘认识它的意义也认识它的局限,才是完全的认识;知道它的缺点依然爱它,是真爱。’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看见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感悟到作者对法治的追求。”
如今,《行政诉讼法》第3版已经第六次印刷。每次更新出版之后,何海波就马上投入到下一版的工作。“我退休之前,可能还会更新一、两版。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年轻的合作者,把这本教材续写下去。”何海波说,如果有机会,他还希望把这本书翻译成外文,向世界阐明中国行政诉讼真实、确定的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