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学院院长 刘书明 党委书记 王灿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设立的市政工程学系。1984年独立建系以来,清华环境人始终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继往开来,砥砺奋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环境学科。
一、传承: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一)行远自迩:从卫生工程到环境工程
清华环境学科发端于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市政工程学系卫生工程组。1931年,陶葆楷先生回国任教,成为清华卫生工程和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领路人。他主持建设了卫生工程实验室,提出“改善环境卫生,即是增加全民族生产的能力”,呼吁并着手推进卫生工程发展。抗战时期,为满足抗战需求,他开设了“军事卫生工程”课程。复校后,他大力恢复遭到破坏的实验室,并添置了当时先进的高压灭菌器等设备。20世纪50年代后,围绕国家建设需求,他又持续推动给排水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
20世纪70年代,面对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形势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动向,陶葆楷先生意识到,“给排水专业的范围太窄了,应该发展环境工程”。年近七旬的他翻阅了大量资料,多次向国家主管部门征询意见,向校领导提出建议,终于获得学校同意先行更新专业方向及名称。这样,中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于1977年在清华大学诞生。
(二)行稳致远:从环境工程专业到环境学院
清华环境学科的发展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与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同频共振。1979年9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发展需求,1980年,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成立。环境工程正式加入系名,迈出了发展壮大的重要一步。1981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清华大学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办“环境工程研究所”,陶葆楷先生任首任所长,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日益得到重视。
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需求,于1984年8月30日召开校长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将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分为土木工程系与环境工程系,任命井文涌为环境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清华环境学科由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9年,环境工程系牵头建设了我国环境领域规模最大的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学科领域也从环境工程扩展到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学科发展趋势,1997年8月,环境工程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布局更加全面,学科方向更加均衡。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进一步发展为环境学院,形成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多管齐下、相辅相成、动态优化的学科布局,有助于环境领域复合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和“顶天立地”科研成果的产出。
二、发展:强国必有我,青山岂容亏
(一)兼容并蓄,打造高水平育人之师
40年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始终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队伍规模从建系之初的5位教授、5位副教授发展到现在的98人,围绕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队伍建设工作,优化了师资结构,增强了师资力量,为高质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坚持“政治把关-典范引领-机制保障”,多举措、常态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学习等活动强化思想引领;通过深入学习陶葆楷、王继明、许保玖、顾夏声、李国鼎、曲格平、井文涌、钱易、郝吉明等大师事迹,鼓舞和启迪师生;通过制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教师考核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考察。
学院坚持“锚定一流-以需定岗-按岗引才”,在队伍建设上谋篇布局。2015年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三个学科方向分别建立教师聘任标准;为补齐水生态领域发展短板,2017年成建制引进曲久辉院士及其团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制定203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识别学科未来发展亟需的岗位,按方向建立储备人才库。
学院坚持“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推动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新局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重大科学问题,支持领军人才组建研究团队,进行有组织科研。持续完善“把方向、搭平台、配导师、拓视野、增其力、解其忧”的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在前辈引领、同行互助、自我激励中成才。
(二)立德树人,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之才
40年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培养理念,坚持“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累计已培养本科生近3000人、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普遍好评,在环境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工程和管理等多种岗位发挥着骨干作用。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厚植生态文明理念,培养新时代有担当的环境人。学院通过入学教育、课程引导、党团班共建等一系列活动,将思政工作全面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成为清华环境人共同的誓言。
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核心,探索新时代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出示范、树标杆。学院建设了本硕博全链条环境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以课程教学、海外研修、成长社区、创新公益、就业实践为主体内容的五个课堂建设,实现贯穿全学程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培养,搭建了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等学生创新和学术平台。学院还创新融入书院制培养模式、推进学术型硕士向专业型硕士全面转型,在改革创新中为我国高质量环境人才培养贡献清华力量。
学院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实践型”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学院于2011年在全校率先创建全球环境国际班,建立了通专融合文理兼修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的国际化实习实践体系、以全球胜任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同时,学院坚持开放合作,打造有效的全球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与耶鲁大学、帕多瓦大学、密西根大学等著名高校设立了8个联合培养项目,不仅优化了国际学生生源结构,也提升了培养层次和水平,将联合培养项目进一步拓展到博士生培养阶段。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加开阔,一批优秀学生进入环境领域国际组织和机构工作,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出清华声音。
(三)顶天立地,勇担为国为民之责
40年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始终立足于国家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瞄准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致力于为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持、技术解决方案和决策管理支撑。学院累计承担700余项国家重要研究任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00 余项,国家授权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1300余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76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600余项。
学院深耕环境保护科研事业,破解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在区域污染防治、绿色流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研究领域开展了一大批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学院全力服务国家决策与政策执行,积极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学院主持或参与研究起草《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制度;牵头开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定位、技术体系等顶层设计研究工作,支撑了中央文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的起草、印发和实施;主持编制大气、水体、土壤等多个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国家或地区制定和实施重要环境政策、工程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围绕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学院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推动了国家环境履约进程。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力支持重大环境事件应对与重大活动保障。“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大仗硬仗”;学院建立了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参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40多次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学院牵头承担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重大应急任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环境的关系及风险防控”项目,为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笃行:锦绣山河梦,扬帆再起航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任务,作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仍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作为我国环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全球环境治理人才的培养基地,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更为重大和深远的历史使命。
面向未来,环境学院将始终保持蓬勃前进的朝气、昂扬向上的姿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加快进入全球顶尖环境学科之列。学院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发展高质量环境教育,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有国际视野和系统思维的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立适应未来挑战的学科体系,开展前沿交叉与应用性基础研究,持续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将服务国家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四个面向”,为政府、行业重大环境战略的制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