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扎实推进《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 - 正文

清华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清华新闻网10月16日电(记者 田姬熔 段颖)凝心聚力新时代,团结奋斗新征程。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出席开幕会,并在大会预备会议上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光谦列席开幕会。清华园中,师生们相聚在大礼堂、各会议室、教室内,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邱勇在开幕会后表示,在全党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具有特殊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心潮澎湃,深感自豪,倍受鼓舞。”邱勇指出,报告举旗定向、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气势恢宏,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报告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顺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适应党和国家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指南。“我完全赞同、坚决拥护。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行稳致远。”

邱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大学要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清华大学党委和全校师生员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鲜红的党旗与国旗分外醒目,各会场内气氛隆重而热烈。

大礼堂内,“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横幅映衬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庞。学校领导、老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部分党员和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收看开幕会直播。在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过程中,现场不时自发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全神贯注倾听报告,认真记录笔记,并在开幕会后第一时间分享交流聆听大会报告的心得体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希勤在看完直播后说,“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他表示,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启迪思想、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刻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文献。

王希勤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教育自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运用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承担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加平等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坚定不移地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要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共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清华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赵罡深有感触:“今天,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感到十分振奋、备受鼓舞。”他表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对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清华大学纪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校,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清华园始终风清气正、欣欣向荣。

大礼堂主会场内师生代表认真聆听报告

为第一时间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各院系部处分别组织教职工和学生收看、收听开幕会直播。在这个举世瞩目的重要时刻,清华师生在校园各个会场内相约屏幕前,共同观看时代盛会、热议祖国未来、激发报国情怀。

部分师生在教室内集中收看

学生认真听取大会报告

“总书记在报告中宣示脱贫攻坚战赢得全面胜利,这让我感触颇深。”建筑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曦婧曾作为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山东济宁站的实践支队队长,前后组织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学子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她说,“我将秉持钉钉子精神,扎根济宁持续推进地方实践服务,一张蓝图画到底,为祖国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不断奋斗。”

“我亲眼见证和亲身体会了十年来教育改革带给边疆学子的大好机遇。”新雅书院2019级本科生杨茹珺来自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对口支援、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享受着优质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有所作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生施华杰是博士生讲师团的一名讲师。2019年到2021年的两年时间里,他曾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者的一份子在非洲锻炼,亲眼见证了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带来和平与繁荣。他说:“立足新发展阶段,我要与祖国共奋进,以勇毅前行的姿态在新时代奋力奔跑,用优异的成绩向党报告。”

来自彝族的罗健宇是自动化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他对报告中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印象深刻。“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我会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

“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我对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环境学院2020级直博生雷杰斯曾担任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的志愿者,目前正致力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土壤微生物研究。“我希望把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复杂的生态过程理清楚、弄明白,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香港立法会候选人黄梓谦认为,我们青年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研究生,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最大目标,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未来五年,我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发展理念相结合,为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贡献。我亦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为国家、为香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凝聚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教育公平。

全国青联委员、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谢晓虹,航天航空学院2021级博士生党张弛,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2021级硕士生高泽林,土木工程系2021级硕士生肖娜,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一安,未央书院2020级本科生钱桢扬,车辆与运载学院2022级本科生崔继鑫等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将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连在一起,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代表在西阶梯教室集中收看

民盟清华委员会在主楼803集中收看

离退休老同志在听取报告中认真记录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法学院教授张明楷说,五年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作为法律人,我们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为科学立法与公正司法添砖加瓦,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献计献策。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为培养优秀法律人才、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而努力奋斗。

科研院院长刘奕群表示,报告明确提出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要求。他说:“‘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之一’,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清华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持续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把创新精神作为清华自强精神在新时代的最好体现,继续用行动书写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答卷。”

“人民至上,教育先行。”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惠琴听取报告后深受启发,“报告强调人民至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全面系统地体现在报告之中。教育研究院作为中国教育发展中的重镇之一,定当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锐意改革,服务人民、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精密仪器系党委书记白本锋非常关心科教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作为精仪系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流人才保证。”

“祖国繁荣强大是海外侨胞最大的心愿。”中国致公党清华支部主委、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土水学院教授安雪晖表示,“作为具有侨海特色的民主党派成员,我们将满怀信心发挥侨胞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积极发挥中国致公党的桥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致力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作为战斗在科技教育战线上的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教兴国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致力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青年教师章明星说:“今年是我回到清华大学任教的第一年,也是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第一年。过去的十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着重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立德树人方面积极发挥一名高校教师应起到的作用,同时积极投身到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系退休教师唐光荣表示,大会报告内涵深刻,让人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报告高瞻远瞩,为新时代中国继续奋斗指明前进方向。

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张佐,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胡钰,地球系统科学系党委副书记卢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喆,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车辆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禹贡,卫健学院副院长、党工组组长王凯波,化学系青年教师、学生组组长马冬昕等纷纷表示,大会报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国未来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工作,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嘱托、乘势而上,积极投身于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集中收看主会场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主会场+分会场”形式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大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深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新征程。历经百年风雨、持续焕发生机的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书写“中国传奇”。

踔厉奋发立潮头,笃行不怠向未来。与祖国共命运的清华人,也将无愧使命担当,牢记嘱托、乘势而上,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加快迈进,努力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李若梦

审核:周襄楠

2022年10月16日 19:41:5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