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先生的学术实践经意或不经意地展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学术之路……推动了我国刑法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学者如此评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
1998年,张明楷教授调入清华大学任教,至今已逾二十年。
在校内外的刑法课堂中,他都会考问学生的公正心与正义感:“无论你们将来是从事实务办案还是学术科研,无论是判案子还是写论文,最后都要问问自己,结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公心以及社会的正义。”而这一理念也深深烙在学生们心间,融汇为事业追寻路上最为朴素的鞭策。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法律人才。
张明楷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主讲的《刑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刑法总论》连续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2021年,他被授予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2022年1月,他又获聘清华大学第二批文科资深教授。
“法门一入深似海”
“纯属偶然。”张明楷这样形容自己踏入法学的初衷,“我和我哥哥同时参加高考,我哥哥说报理科,那我就说,‘我报个文科吧’。我看了半天,就选个法学。”
张明楷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的农民家庭,1966年开始上学。小学时,他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学校里几个年级的学生都在一个大教室上课。后来,乙型脑膜炎又让他两度休学。
而到了五年级时,班上只有九个同学,因为老师比较少、教室也不够用,所以在重读四年级或者直接跳级到初一的选择中,张明楷选择了后者。又由于父亲重病,初二开始一段时间张明楷也未能上学。
他的求学生涯断断续续。高中毕业后,张明楷回家务农。高考恢复让他重新获得了求学的机会。然而,他在中学时就没有学过历史和地理,更遑论建立起对法学的明晰概念。所以,他将其称作“偶然”的选择。
但将刑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却是他有心的选择。
“刑法是最能伸张正义的学科,也是在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法律。”说罢,他又笑着说,“因为我一直喜欢当老师,我想着刑法会比较好讲,讲的东西学生比较爱听。”在实践中,他也将多样的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著作中,用生趣的语言让目光能够往返于事实和规范之间。
在《刑法学(第6版)》的前言中,张明楷写到:“法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痴迷不由人。”刑法学成为了张明楷的精神乐园,而大学中的法学研究与教育,也最终成为了他所热爱并倾力奉献的事业。
“既是责任、使命所在,也是兴趣、习惯使然”
多年以来,张明楷孳孳矻矻、上下求索,探寻解决我国自有刑事法问题最合适的路径。他的许多独到见解与创新观点既被理论界接受,又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且受到国内外法学界的高度评价,具有广泛影响力。
在《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以及其他相关论著中,张明楷推陈出新,挑战了传统的四要件体系,唤起了我国法学界对于犯罪论体系的思考;在《刑法学的基本立场》中,张明楷阐释了自己在刑法学中的主要立场,更让读者思考,刑法学需要在学派观点的对立和融合中谋求螺旋上升式发展;刑法学的永恒课题又在《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得到了讨论、辩证与阐说。他的学生在总结他著作的特点时说:“张明楷老师的著作大多坚持连续的学术观点,不存在矛盾和含糊之处。”
张明楷的个人专著《刑法学》被各大高校采用为教材,在建国以来出版的所有高被引图书中,其引用频次排名第14位,在国内个人独著的单本著作中排名第1位,至今已经出版到了第六版。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评论道:“张明楷教授的这本《刑法学》教科书对于我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
此外,张明楷还长期担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刑事立法活动。
他注重逻辑自洽,推介理论体系,鼓励学说争鸣,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刑法学说的与时俱进。不同立场下的学派之争使得实现刑法正义的“更优解”在博采众长、敬守良箴中不断丰实内涵、辩证发展,刑法教义学研究呈现生机盎然的蔚然景观。
为人为学为师,心中充满正义
他的不少表述被许多高校学生编成“张氏格言”广为流传,如“我虽然不知道正义是什么,但我知道什么是正义”“一个没有正义理念的人不可能对正义理念进行阐述与贯彻”等。他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楷哥”,将学生视作兄弟姐妹相处。
他几乎天天在明理楼出现,背着一个双肩包,与学生无异。几十年笔耕不辍,对待学术严谨细致,对待学生严厉但不苛责。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学界泰斗,始终留在学术一线,用语言和文字将其坚持的学术观点传达给读者;更坚持以理服人的学术态度,开放地面对有益的辩论。
当谈到来清华二十多年的变化,他皱眉苦思:“就变老了嘛!一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从来没有变化过。”但来到清华之后,在教学方面,他改变了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对立面出发思考问题,理解不同观点及其背后的理由。
他善于引导同学跳出窠臼,换位思考,分析案件。“法科学生毕合后会当检察官、辩护律师、法官。辩护律师要知道检察官有什么理由,反过来检察官也一样。以前我会问学生:‘你的看法是什么?’到清华来了之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另一方的结论和理由。”在这样的训练里,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观点背后的理由,反馈也相当好。
他还会将有意义的讨论记下来,不断补充在自己的著作与文章中。他说:“成文法本身就是正义的文字表述。”每一版《刑法学》的更新,既反映了时代变化中刑法观点的发展,更承载了他在思辨中的自我革新。
“我最希望他们不要想着考试成绩去学,而是领会法的精神,把法律观念变成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变成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张明楷对他的学生们抱有如此的期待。
一位勤奋的学者,一位严谨的法学人,一位颇受尊敬的师长,更是一位将正义感内化于心并努力传播的人……但对于张明楷来说,他更是“一个普通的人、做着普通的事情、过着普通的生活”,流连在自己的“刑法乐园”,书写着对法律正义的执着追求。
人物简介:
张明楷,1959年出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为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曾获司法部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张明楷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他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讲的《刑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刑法总论》连续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2021年,他被授予清华大学的“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出版个人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