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天梯》:一次纪录电影的登顶

2015.11.05

    供稿

    新闻学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吴璟彤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穆朗玛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认为人类不应当打扰神圣的珠峰,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西藏登山学校”是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海拔5200米大本营到海拔8400米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更高处……

2015年10月16日,一部忠实记录珠峰引路少年们故事的电影在全国多地影院悄然上映。和众多商业大片不同,这部电影既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和炫目的特效,也没有高额的制作经费和热闹的宣发,她记录了朴实的藏民生活、极限的屋脊风光和珠峰下的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这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纪录片就这样给浓厚的商业电影氛围中注入别样的艺术气息,宛如来自世界屋脊的一缕清新的风。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闯入商业院线的纪录片称得上“清华出品”。它的承制方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清影工作室,众多师生和校友直接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创作。影片制片人雷建军是研究和讲授纪录片创作的教师,清影工作室正是由他创立于2006年,迄今指导学生拍摄的多部佳作国内外获奖良多。影片的导演之一梁君健是讲授新闻摄影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师,副导演郭伟松是新闻学院2007级本科生,影片的总策划是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联合制片人中包括了1999级校友高燃、徐广宇和2002级校友刘硕。

《喜马拉雅天梯》的选题设想源于2010年雷建军的一次西藏创作之旅,随后在新闻学院和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历时4年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的创作伊始就将目标瞄准大银幕,力图在中国的院线纪录片创作和发行上取得突破。为了达成在视听品质和生活质感方面的创作目标,纪录片剧组从2013年9月起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不间断跟踪拍摄,核心的创作人员与拍摄对象生活在一起,跟随他们在拉萨学习训练、回后藏故乡庆贺藏历新年,并在珠峰大本营与登山队呆了两个多月。

作为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该片实现了多个纪录片拍摄的第一次: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第一次在珠峰海拔七千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六千五百米的前进营地完成航拍摄影;为了在海拔6800以上完成普通人无法完成的高海拔摄影,团队甚至花三个月时间把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了摄影师,而就在他们在珠峰北麓完成拍摄的同时,珠峰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正在尼泊尔境内的南麓发生……

让人觉得欣喜的是,在商业电影投资不断攀升的今天,这部电影得到了众多纪录片和艺术电影拥趸的支持,影片最初的预估成本为100万,在田野调查和前期调研之后扩大到500万,最终却耗费了所有人始料未及的1300万完成了这部素材比1:500的纪实电影。这种不惜工本的背后,是来自天南海北的700位众筹者和他们出于信任的1300万元。

和当前众多“奇观化”的商业电影不同,纪录片这种直接电影的创作方式不仅确保了最终的成片不依靠一句解说词完成叙事,而且拉近了拍摄对象和摄影机的距离,他们的生活在镜头面前纤毫毕现,大自然的壮美触手可及。影片早在立项时就已获得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力奖,并在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上以中国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围国际提案单元,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国际知名电视台也已对本片提出明确的购买意向。登陆院线后,《喜马拉雅天梯》就获得了影迷的一致赞赏,排片比逐渐提高,上映时间不断拉长。

《喜马拉雅天梯》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影片记述的主人公——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登顶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来说,细腻展现生活质感的纪录片具有与主流商业电影不同的创作理念和价值体系,这部影片也正像是铺垫给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的“天梯”,引领更多的艺术片创作者攀登更高的目标;而对于清华人和清影工作室的团队来说,她也是一个起点和成年礼,虽不完美,但唯一。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