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馆的大门,墙上的LED屏上显示着“祝贺我院教授格非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格非老师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五年,他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已有一半付给了清华。
面对采访,格非老师说:“命运有时候是很诡异的。我当年最大的志向是当一名文学编辑。一些很偶然的因素使我当了三十年的教师。”1985年,他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就开始登上大学的讲台;2000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开设课程,2001年正式调入清华大学任教。
格非老师至今仍记得在清华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让他“大吃一惊”的学生:“我当时给学生讲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谈到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它的语言有的地方很粗鄙,不像您说的那样优雅。’后来我一追问,才知道原来他读的是法文本,我读的是中译本。我后来去了法国和一些作家交流,他们告诉我这本小说的语言确实不太优雅。”
就像这样,与学生的交流会给格非一些启发,他喜欢与学生讨论,还习惯将发言学生的姓名和观点记在纸上。
现在,格非老师每年要给本科生开设两门课,给研究生开设一门课。除了上课,格非还会收到一些学生当面交流的邀请,他基本上是有“邀”必应。教学、研究等任务会把格非的时间挤得满满的,暑假成了他“最宝贵的时间”,他的很多创作都是在暑假完成的。
此次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江南三部曲》,就是他执教之余,历时十余年创作的成果,也被他评价为“迄今为止付出心血最多的作品”。他的作品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语言风格坚韧、优雅、准确、睿智。在格非看来,“文学可以发现一个世界,也可以发明一个世界。”
作为一位身处高校的作家,格非十分关注年轻人的创作:“我关注的是70后、80后、90后,我在学校教书,学生有很多习作,我觉得年轻人的作品很坦率,比我们这一代人表达更直接,写作方式虽然有幼稚的地方,但我看好他们的品质。”他说:“教书匠这个角色与文学创作可以互为滋养,我从课堂上跟学生的互动和大量课余阅读中,获益良多。”他几乎从不批评学生某篇文章写得差,“我教给他们写作的叙事技巧和手法,并给他们开列书单,但文学是需要长期积累领悟的。这里的很多学生的感觉很敏锐,也很有想象力,等着他们慢慢成长就好了。”
“讲课很累,但也是一个很大的快乐,”格非说,“如果连续两年不上课,我一定会非常想念给学生上课的时光。”
格非也曾在文章中回忆自己在乡村小学和县城中学的老师们。他说,“我受到老师的帮助和恩惠非常多,所以我当了老师后,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我觉得,关心和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基本伦理。”
注:本文参考诸多媒体报道,在此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