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经管学院的博士生王展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代表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清小研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清华园里充满可能,在这里我们可以与诺奖获得者展开“巅峰对话”,可以和好友结伴在阳光彩跑中挥洒五彩青春,可以辗转19个食堂赏味舌尖上的清华,当然,如果你也有脱发的困扰,我们可以一起去听小研防脱发养生讲座!
各位师弟师妹通过多年的努力来到这里,想必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人生赢家”,可是上清华真的意味着赢得一生吗?我是一名管理学博士生,管理科学的一个经典方向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建模,在众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如果将人生的价值作为我们一生求解的目标函数,那么考上清华大学,似乎只实现了阶段性的最优解,各种潜在的约束条件将影响新一阶段的求解过程。
面对生涯规划,是去追求毕业的速度,还是去探寻生活的厚度,时间快慢成为约束;面对研究课题,是稳妥前进,还是大胆挑战,投入成本成为约束;面对职业选择,是留在舒适区,还是开辟新天地,区位条件成为约束。此外,个人、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约束条件让人生价值的求解,成为一个动态、复杂且充满随机性的问题。作为学长,我很难给出正确答案,但清华九年的学习生活告诉我,与其被这些条件约束,不如尝试去打破约束。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想法。
打破时间的约束,意味着从容看待速度快慢,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时区。今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的师妹张薇作为毕业生代表讲述了她从甘肃镇原来到清华园的故事。作为她的辅导员,我见证了她大学四年来的奋斗历程。她本可以选择和大家一样参加今天的开学典礼,然而却放慢一步,前往湖南湘西做一年支教老师。她的决定我非常理解,五年前我也做过相似的选择。本科毕业后我前往青海省湟中县支教一年,在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日子里,我体会到被人需要的幸福感;在翻山越岭的家访中,我意识到教育对于摆脱贫困的意义。我清楚记得,我的学生考上北大那天,她的父亲抓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大美青海,那是我的青春之海,这段宝贵的经历激励我在之后的路途上走得更加笃定踏实。路途漫长,快不意味着领先,慢也不意味着落后,行走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打破成本的约束,意味着不去计较投入多少,在前沿领域做有价值的研究。今年航院博士毕业的方耀鹏师兄,在最初确定研究课题时导师告诉他:“如果亦步亦趋捡拾别人研究的边角料,稍加修饰也能有文章产出,但很快便会无人问津。”后来他毅然选择原创度更高但理论创新难度也更大的材料级失稳分析作为研究方向。在经历了博士前四年零学术成果、开题失败,甚至收到延毕警告后,他终于在第五年提出一般性材料级失稳准则,成功解决了复合材料与软材料的失稳难题,并在物理学顶级期刊发表。方耀鹏师兄是众多清华研究生的缩影,在我们身边有同学首次解析世界上分子量最大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有同学用两年的时间搭建实验装置观测到近千个原子的纠缠创造纪录,有同学聚焦于最优与满意化决策的心理机制研究,实现了大陆学者四年来在领域顶刊发表零的突破。他们都付诸了莫大的勇气在人迹罕至的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无问胜算,无问代价,无问西东。
打破区位的约束,意味着多维度评估条件优劣,到广阔天地领略别样的风景。2014年,我们的一位师兄药宁,独自穿越4000公里来到新疆喀什建设祖国西大门——新修公路、招商引资、疏通外贸通道、筹建高新产业园。而他的妻子,法学院毕业的周凌休师姐放弃了北京律所的工作,追随师兄一起奋斗。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地道的喀什人。“祖国与你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这是清华式的浪漫。不让区位束缚脚步,清华人的选择也在世界的许多角落。2012年以来,我曾三次前往东非地区做志愿服务,坦桑尼亚北部的图瓦布小镇有我参与援建的校舍。几年前新闻学院的师弟李亚东来找我,说他也想去非洲。我告诉他那边有疟疾、治安也不好,但是热带草原上壮美的生命迁徙和可爱的劳动人民将会为你开启新世界!后来他去埃塞俄比亚创办了第一本有国际刊号的中文杂志,毕业后继续留在非洲搭建中非文化之桥。世界那么大,容得下巍峨高山和壮阔流水,更容得下清华人探索的脚步和精彩的人生。
时间、成本、区位,这是我们在寻找人生价值最优解的过程中可以勇敢打破的约束条件,然而作为清华人,有些约束条件不但不能打破,我们还要主动将其纳入求解的过程,它们是道德与规则,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类进步。这些条件的加入,会显著提升求解的效度,实现从阶段性的局部最优解,到个体、家国、天下这个全局最优解的过渡,但它却需要我们坚守内心,甚至付诸一生的努力!
各位师弟师妹们,让我们从清华园出发,去探索可能,去追问内心,去直面成长路上的风雨,师长、前辈、好友将与我们“研”路同行。祝愿大家收获一张满意的人生答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