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中国智造
■航天航空学院 郑有为
历史上曾有多个盛极一时的帝国衰而不兴: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已不复踪影,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而中国,却在历经几近亡国的衰落之后,又奇迹般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5000年的积淀,60年的重生,百年近现代史上中国先衰后兴的过程就像一出史无前例但又正在人们面前上演的华丽大戏,令当代的学者、记者、政客、乃至普通民众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而在这场华丽大戏中,Made in China 无疑是一句最为经典的台词。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短短60年,曾经被称为“洋马”的自行车,被称为“洋火”的火柴,如今其大多数都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短短60年,在曾经被封锁的核工业、曾经被垄断的信息产业,如今,都有了中国制造的一片天地。短短60年,是数得请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数不清的产业增长,看得见的市场份额,看不见的文化渗透。当欧美家庭已被中国制造的产品大浪包围,当许多外国名牌都有了中国制造的血统,当一次次的产品标准限制也未能明显奏效,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崛起,业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短短60年,从拉紧裤腰带过日子,到外汇上的财大气粗,中国制造为制造中国赚足了钞票,中国制造为制造中国赚足了底气。
虽然曾经,中国制造只代表廉价,中国制造只代表低技术含量,中国制造只游走于商品利润的底层,虽然现在,中国制造仍面临诸多问题,但正如日本制造、台湾制造也曾与低价低质挂钩,如今却与高端高价挂钩一样,中国制造也完全有机会完成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而中国制造的新一代宠儿也用事实告诉世界,中国不可能永远只作为世界加工工厂,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乃至世界创造工厂。带着一句“给我们一个跳楼的机会!”,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毅然冲入外国汽车巨头的包围圈,只消几年,硬是让中国第一个自主汽车品牌羽翼日渐丰满。无独有偶,奇瑞汽车也作为民族品牌在高手云集的中国汽车市场杀得风生水起,甚至开创出海外的一片天地。而从拼命进口到大量出口,从全行业亏损到盈利大户,从默默无名到扬名世界,我国机械行业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进入新世纪后不久,中国制造又在世界产业竞争战场上投下了一枚又一枚重磅炸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出现了海尔这样中国品牌的身影,百度创下纳斯达克的上市纪录,联想收购了作为个人电脑鼻祖的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而在2008年8月8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当世界的焦点齐聚北京中国制造的鸟巢时,李宁那极具象征意义的点火仪式,无疑给了中国制造一个绝佳的注解:我们是在进行着看似夸父追日的努力,但我们最终能点燃胜利之火,让中国制造的祥云飘遍世界!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的奔跑,也代表着几十年来我国民族品牌的奔跑,李宁用在奥运这一世界最高舞台上的高调演出告诉世界,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道路上,从世界级制造,世界级管理,世界级技术,世界级物流,世界级设计,到成就世界级品牌,一切皆有可能!
而众所周知,在祖国快速成长的60年中,在中国制造发展壮大的60年中,我们清华也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从一汽、二汽到鞍钢、宝钢,从我国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到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从打石油翻身仗到建设先进的原子能站,清华为一个又一个高技术产品打上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烙印。而近百年来清华为祖国培养的众多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之士,更是不断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添砖加瓦。而在如今的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风口浪尖上,清华这艘百年巨轮,必将继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注:此文为郑有为同学在“传承清华精神,践行科学发展”清华大学2008级新生演讲比赛上的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