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清华
■生物系 邓攀
从清华学堂走进中国历史的那一刻起,水木清华便一直行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1928年,在时任校长罗家伦先生的努力下,清华学堂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国立清华大学。跨过满目疮痍的黄土地,走向顽强崛起的新中国,百年清华,涌现了令无数国人为之骄傲的名字,不管是傲骨铮铮刚烈不屈的朱自清闻一多,还是力排众难决然归国的华罗庚高士其,威逼利诱冷却不了他们满腔爱国的热血,千难万险阻挡不了他们一心报国的忠诚。
时光荏苒,我们中有多少人,还记得“清华大学”前面那庄严的“国立”二字?当我们一一历数校友们熠熠发光的名字的时候,当我们日复一日经过他们昔日驻足的道路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又想过什么呢?当我们为他们的抉择所折服、为他们的气魄所震撼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有没有勇气去追随他们的脚步呢?还是我们宁愿在仰望之后,埋下头来,静静憧憬着自己绿卡在手一生无忧的惬意未来?
清华的校园永远有自行车川流而行的风景,自习室里永远有学子伏案读书的美丽,可如今清华大学的课堂上,又有几个人能再说出昔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家国沦丧的厓山之殇,在众人羡艳目光中成长的我们很难体会“耻辱”两字的痛彻心扉。有人说80后90后是缺乏责任感的一代,尽管心里无法接受却也不得不承认,我们越来越现实的生活中早已放大了自己,淡忘了国家。国家,这两个字的神圣与伟岸,还有几个人能够体会得到?
的确,清华的学生自有清华的风骨,奥运时活跃在赛场内外的中国使者、汶川地震时绵延难断的献血队伍,无数的事件见证了清华人对华夏大地的一派赤诚。然而,这样我们就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们尽到了对国家的责任吗?身在清华就该心系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我们,被寄予了无数期待、平添了无数光环的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不要说我们卑微渺小,清华人的字典里从没有“平凡”二字,即使是做螺丝钉,我们也要是最牢固的那一个,即使是做铺路石,我们也要是最平坦的那一颗。既然我们历经无数考验走进了清华的校园,就没有理由否认我们的价值,既然我们欣然接受了国家赋予的一切优越,就没有资格拒绝我们的责任。
半国英才聚清华,赐予了我们这一切的中国,她正期待着我们走上历史舞台指点江山的豪迈身影,正憧憬着我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美画卷,正等待着我们让她从此扬眉吐气傲立东方的辉煌一刻。然而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在我们看来一切不过一场交易,十二年的苦读为筹码,换来一纸烫金的毕业证书。,迈进了清华大学,就是一只脚迈进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门……毫无感激的接受了一切之后,我们远渡重洋,从此,金钱美人,宝马香车,再不回头。
巴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我们崇尚独立自由追求科学真理,但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国立清华,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中国。这样的世界这样的时代,只有实力,才是唯一的发言权。只有行动,才是唯一的证明者。同学们啊,不要再用偏激狭隘的流俗麻痹自己的思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借口逃避自己的责任,让我们静下心来,用我们所擅长的知识与技术,来护佑我们的祖国。你可知道,饱经磨难的中国啊,她的未来就关系在你我的身上!
也许一切为了祖国的高尚,我们平凡的人很难做到。但至少,我希望许多年后,我们动情回首的那的一天,清华大学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够骄傲的说:我为我的祖国奋斗过,我,此生无愧!
注:此文为邓攀同学在“传承清华精神,践行科学发展”清华大学2008级新生演讲比赛上的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