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百年清华校友访谈 - 正文

扎根军工企业的新一代清华人

——访701所校友吴国民

■研通社通讯员 李万爱 陈立明

  吴国民校友,1998年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2002年被免试推荐到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力学系攻读研究生,导师固体力学研究所殷雅俊教授,2005年作为改革开放后来所的第一批清华毕业生加入我国核心军工事业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4年来工作勤勤恳恳,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清华不仅给了我知识

  谈到在清华度过的7年校园生活,吴国民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更多的是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从本科时的懵懂到研究生时的日益成熟,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导师殷雅俊教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这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从事科研所需要的必备能力。

  除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外,他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培养的一种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日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工作后接触的新鲜东西多,这时候就得自己通过找资源自我学习,了解问题后再去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各种资源联系一些同行业的专家向其讨教方法,这些都是学校里在就培养过的,所以工作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另外,清华丰厚的精神财富也使他获益良多。清华有许多杰出的校友,从两弹一星元勋,到国家领导人,再到各个行业的杰出领袖,这些都是他学习的对象,也对他日后工作的选择起了很大作用。行胜于言的踏实工作作风,使他受益匪浅。这些都是清华的宝贵财富也是清华传给清华学子的制胜法宝。

  国企是青年学子理想的就业选择

  谈到工作的选择时,吴学长讲到:2005年时,一些毕业生认为国企的待遇一般,工作效率不高,能够发展的空间不大,但在他看来这都是片面的,相反,他认为在国有大型企业工作是大有作为,他4年的工作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为此吴国民专门提到,这还要特别感谢学院的多位老师的大力帮助。原来当初在他们择业的时候,航院的老师了解到他和几名同学对701所感兴趣时,给他们提供了大力帮助和支持,如王锡瑞老师、岑松老师曾多次与他交流并帮助他与单位联系,另外导师殷雅俊老师也是极力推荐他到这样的国企单位工作。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在学院的帮助下他坚定地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军工事业单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过4年工作的磨练,今天的吴国民,为自己当初的这种选择而庆幸。自己在国企研究所单位里从事舰船结构设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发展潜力大、机会多,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国防现代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实在是自己展示自我能力的好舞台。

  当我们问到吴师兄以后有什么规划打算时,吴师兄很自信地告诉我们,他会一直在701所工作,甚至已经做好了工作一辈子的打算。他现在更多的是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研发工作,科研周期长,要长时间地潜心钻研在一件事情上,才有可能得到好的成果,况且自己在这里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离开这个岗位就会浪费自己多年的心血。

  寄语清华学子

  对于还在校园里奋斗的青年学子们,吴国民还有一些真切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首先,他认为扎实地学好理论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学校里是吸收知识的最有效率的地方。第二是要练就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协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后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才能一起提高水平,使问题得到更快解决。第三是定好人生的目标,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供稿 研通社航院新闻组 编辑 襄桦)

2009年04月28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