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胡锦涛总书记面对面
清华新闻网4月21日电(通讯员许亮记者顾淑霞刘蔚如实习记者王琳琳)4月20日,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回到母校——美丽的清华园,和师生一同欢庆清华百岁诞辰。在校史馆内,在实验室里,在二校门前,清华师生有幸同总书记面对面。聆听着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这是全体清华师生对总书记殷切期望的共同心声。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全程陪同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此次视察。提起自己的切身感受,他说道:“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到校视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于全国高校的广大师生员工而言,都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总书记非常关心学生成长,希望青年学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同样全程陪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他说:“在视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百年来的办学成就,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和清华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明确的要求,对清华大学的未来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在百年校庆前夕来到清华园对广大师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话语,发扬光荣传统,践行科学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有机发光(OLED)显示器项目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副校长、化学系教授邱勇在校史馆向总书记汇报了相关研究成果。在采访中他表示,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尽一份力,是每个清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书记的视察对我们科研工作者进一步走自主创新之路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说:“我们将努力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力争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两方面走到世界前列,争取把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姚期智是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教授,2000年图灵奖得主,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及亚洲人。姚期智结合自己回国6年多的经验,向总书记汇报了对于清华大学教育和科学创新的感受。谈起对此次会谈的感受,姚期智说:“总书记语重心长。我深切感觉到了总书记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的关心,还有国家对于清华大学的期望,我觉得非常感动,我想以后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更加努力。”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也有幸在校史馆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陈来说:“总书记对清华大学的关心,对清华教师的尊重,都让我印象深刻。总书记在交流中非常重视倾听教师意见,对于杨振宁先生的建议还当场安排落实,让我们倍感亲切。当总书记听说我是国学研究院的教师时,对清华开展国学研究表示赞许,使我深受鼓舞。这是总书记对国学研究院复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国学研究院在发扬国学优秀传统、提升学术水平、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期望。”
土木水利学院院长陈永灿向总书记汇报了水利系学科发展与教学科研情况。谈起自己切身的感受,他说:“总书记回水利系视察指导工作,亲切看望师生、校友代表,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总书记希望水利系学生认真学好水利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建设中,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总书记语的讲话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水利系师生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颜宁教授曾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作为2000届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毕业生,34岁的颜宁的科研成果已举世瞩目。提起与总书记在视察期间的会面,她激动地说:“当时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根本没有想太多。但是没想到当总书记走到自己面前的时候,我就突然很紧张、很激动。总书记说,你们做的工作比较好,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够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我说一定继续努力。”回想起这次对话,颜宁说:“我真的很受鼓舞,特别是后来总书记在跟大家握手后的讲话,他肯定了生命科学的重要发展意义,当你亲身听到了一个经常在电视里才看到的人物很亲切地跟你说话时,说不激动是假的。我们以前已经做出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我希望把自己的那份研究工作一直做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心里其实是这么想的,但见了总书记这些话都还没来得及说。”
清华大学第一名女兵、“自强之星”获得者、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生贾娜也有幸与总书记直接交流。回想起总书记与自己亲切握手,她感慨地说道:“12点20分,当学长刚从水利馆里出来,同学们就开始欢呼。学长步伐稳健,面带笑容,走过来和我们站在路边的同学们握手,他的手温暖而有力量,如同他和蔼可亲的笑脸,让人觉得亲近。记得刚入校时听到一句话:四年前,你为清华而骄傲;四年后,要让清华为你而骄傲。胡锦涛学长就是那个让我们每一个清华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校友。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他那样,为整个国家和人民做奉献,但至少,我们可以像他学习,尽力去服务更多的人群,在这个民族的复兴史上贡献一份力量。”
刘佃贵,是航空航天学院硕士三年级的同学,即将赴内蒙古航天六院工作。作为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毕业生,在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时刻,有幸与总书记面对面,他深情地说道:“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总书记对我们讲,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是理论知识,还需要到社会中去实践和锻炼。因此工作之后,我还是要从头学起,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工作。总书记还鼓励我们‘有志者事竟成’,这也给了我今后在事业的打拼中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
曾代表国家田径队出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优秀运动员、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生胡凯对于昨天同总书记的见面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慨与解读。他说:“如果说有什么比握手和近距离接触更让人兴奋和激动的,那就是几种情感的交汇。一位国家领导人对高校的视察是对教育的重视,一位校友在院系的驻足是对母校的留恋,一位老人与老友的重逢是对青春的感怀,一群学子对总书记同时也是对学长的欢呼与热情是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当今天,这一切都在百年清华的礼堂前汇聚,怎能不让人激动!而我是作为其中的一员,沉浸在这样的气氛中,我更坚定了献身祖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