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8月31日电 近日,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第七届委员会召开了2020年度第一次重要工作会议,经过委员会成员专业的评估,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被评为北京市“染色内镜及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特色内镜培训基地”,这标志着一附院消化内镜技术已跻身北京市领先行列,得到该领域专家同行的认可,也表明医院消化内科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自消化内镜中心创办成立后,消化内科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大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近年来,内镜中心经历了不断改革与创新,实现了消化内镜数量及质量的飞跃。除了开展普通内镜、无痛内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检查技术,科室还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镜下手术。同时,科室也积极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工作,提高诊断率,使一附院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水平迈入国内一流。
在传帮带教学方面,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制定了严谨的内镜培训模式,让科内的年轻人尽快成长。从每周一次的初步内镜学习到后期1-3个月的集中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洗消内镜到操作内镜,一步步让年轻医师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程艳丽还手把手教学,亲自示范内镜的操作流程及技巧,分享诊疗心得体会,使年轻医师受益匪浅。
![](/__local/C/B6/E0/29C01C044654E25ED097A6A2EB0_AE653DBB_18796.jpeg)
![](/__local/7/37/83/9F699BEEE91671504E69F4132E3_0FEED652_191C8.jpeg)
开展内镜培训
消化内科还特别重视对外交流与学习,2019年底成功举办的“消化道早癌中日内镜研讨会”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内镜操作技能,促进了消化道早癌的诊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学科发展。
![](/__local/6/D2/61/0286480464D20D215291CB18AC2_1A4AF2F5_114ACF.png)
举办专业研讨会
今年年初,面对突然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消化内镜的诊疗工作中止,许多患者无法进一步检查与治疗。3月底,面对众多迫切等待内镜诊疗的患者,消化内镜团队毅然决定恢复内镜工作。4月初,消化内镜中心以严格防控为前提,以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安全为根本,井然有序地恢复了内镜诊疗工作。科室医务人员根据疫情的需要,精心制定内镜预约、检查流程及相关应急预案。截至目前,消化内镜的诊疗量已基本恢复,无一例患者及医护人员出现感控问题,保障了更多病患得到及时治疗。
![](/__local/5/A3/EC/E688F5F3B5BA8C515F8B0E94164_32560AF8_6832A.png)
有序恢复内镜诊疗工作
此次消化内镜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特色内镜培训基地,是消化内科取得的又一突破。一附院消化团队通过不断拼搏与努力,巩固学科建设与发展,让消化内镜中心开启新的征程。
供稿:一附院
编辑:李晨晖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