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姬熔
1960年3月,北京昌平南口燕山脚下,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悄然建起,一群青年人怀揣着“核能梦”走进这里潜心研究,呕心沥血数十年。他们或许没有想到,60年后这座被称为“200号”的小院,会成为中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实体研究院、世界范围内最活跃的核能技术创新基地,诞生出世界瞩目的先进核能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核研院”)在核行业内和清华校内常被称为“200号”,得名于核研院建院初期在校内的工程编号。随着科学研究方向的迭代拓展,虽然核研院几经易名,但“200号”的称呼在一代代清华师生中流传至今,这不仅是习惯上的延续,更凝结着代代清华核能人的心血。一批批师生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着“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200号故事,淬炼着“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
核研院院训——“知难而进,众志成城”
开拓荒原:从水木清华走向南口虎峪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美苏先后而来的核威胁,新中国国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发展新中国原子能事业成为当务之急。清华大学闻令而动,当即决定成立工程物理系,在北京昌平区南口虎峪村建设原子能科学实验基地。
60年前的中国,工业基础尚且薄弱,科学技术研究不成体系,当时的清华校长蒋南翔提出要在清华建立核反应堆,数十位青年教师和百位学生勇挑重担,白手起家,凭着满腔热血扎根200号,为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建设埋头苦干、不舍昼夜。
17个供应系统,数千个机器零部件,几百台仪器设备,二十万米管线,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人曾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是什么样子,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队伍从做“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自力更生、咬牙拼搏。
200号早期建设团队
屋内科研条件艰苦,屋外生活设施同样落后。200号所在的虎峪村位于北京远郊的荒原之上,师生们只能搭帐篷、住山神庙;除了动脑搞科研,常常还要动手拉电盖房。当时的200号流传着一个“二两坡”的笑谈:从清华园到虎峪村要先坐火车,再走十里山路。师生们开玩笑称那段山路为“二两坡”——爬一次坡能消化二两馒头。
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外部条件下,这支“23岁半”团队喊出“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口号,在核研院建立四年后胜利完成了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建设任务,建造出了我国首座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为我国的核能研究与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建成的屏蔽试验反应堆
突破围墙:从象牙塔走向核电站
初创时期的艰难在于从零做起、“凭空建堆”,那么到了发展阶段,要在国际核能研究界迎头赶上、弯道超车同样不是易事。
80年代,从三哩岛到切尔诺贝利事故,核能安全问题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清华核研院也将实现反应堆的固有安全列为重要研究方向,时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的王大中将目光投向了高温气冷堆——它被誉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
1986年,清华高温气冷堆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王大中带领团队钻研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2000年,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建成。
在高温气冷堆研究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遥遥领先,我国长期 “跟跑”其后。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历经两代科学家的不懈奋斗,我国终于掌握了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实验堆的技术基础,在高温气冷堆这一先进核能技术上迈出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行、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2006 年,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电站作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新世纪,让实现固有安全的高温气冷堆从200号走向社会、从围墙内走向核电厂成为了新一代核能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不同于以往关起门来在校内搞科研,这一次核研院联合国内核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瞄准最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组建起了一支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团队。在研发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工艺难题之外,更不断探索、创新校企间的产业化协同机制。
2008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获批,2012年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今年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预计将在不久后正式建成。
八年间,这座规模与秦山核电站相当、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能系统、集成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的世界首座商业示范核电项目拔地而起,又一次让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实现从并行到领跑的飞跃。
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
接力传承:从200号走向世界
60年前,核研院第一批“23岁半”团队的热血青年赤手空拳拼出我国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核反应堆,60年后高温气冷堆团队一路跟跑、并跑,最终领跑世界,核能研究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传承着200号人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团队力量。
核研院院长张作义将核研院的科研团队比作水浒“108将”。核研院的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仿佛一部武林高手养成剧:一群形色各异的“初生牛犊”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即刻被赶去“塞外”——南口虎峪村,直面“风吹雨打”与“猛虎野兽”,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108将”在跌跌撞撞中逐渐摸索出生存之道:单打独斗难成器,团结协作出生路。几经磨砺,大家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取长补短、互助合作,合起伙儿来齐头并进。
屏蔽堆如此,低温堆如此,高温堆亦是如此。先有“23岁半”团队的年轻力量奋勇争先,扎根200号“建堆报国”,后有传承”23岁半“精神的“235岗位”人才计划引进青年才俊,为核研院输血助力,承担重大工程“建堆育人”。核研院在“大项目”的实践中,集结“大交叉”的多学科人才,将“大团队”攻关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建立了一个个有着强大战斗力的科研队伍。这群训练有素的“武林高手”,从核反应堆的建设工地、从核能研究的实验室、从200号走向国家原子能事业的各个战场,走向祖国建设的各个重要岗位,为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出清华核能人的“200号力量”,为世界核能研究与核工业发展输送中国智慧。
核研院60周年纪念碑——“为了和平与安全”,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核研院的新愿景
六十载春华秋实,200号精神跨越半个世纪,至今仍激励着莘莘学子从清华、从核研院走向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每个角落。这是“知难而进”,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与魄力,这是“众志成城”,是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信念与力量。
200号在风雨中静静伫立,走过了一个甲子,见证着清华核能人勇攀科技高峰,收获累累硕果;未来,200号将继续奋勇前进,成就更多清华核能人承担时代使命,成就新的辉煌!
(清华新闻网9月26日电)
编辑:田姬熔 吕婷 赵姝婧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