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对标争先”在行动 - 正文

【“对标争先”案例分享】化学系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老少共建手牵手 互帮互助创未来

一、思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却是一种障碍,要想让他们尽快掌握需要有年轻人的帮助。而且随着离退休老师年龄增长,患有各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更需要年轻人关怀。同时,现在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经验,尤其是在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化学的认知度差。对此,需要我们党支部发挥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给予解决。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为年轻教师和学生排忧解惑,发挥学生和年轻教师的作用为老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老教师、年轻教师、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二、做法

以化学系关工小组为载体,整合离退休教师中的优秀资源,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理论学习宣讲团”,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梧桐”公益服务活动,成立了“公益志愿服务队”。

1.教学督导组。年轻教师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是,他们缺乏经验尤其是在教学上,为了保证教师的授课质量,我们系通过聘任教学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听课,帮助新上岗年轻教师尽快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

2.理论学习宣讲团。为了加强我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同感,使大家对于化学系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进步和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2018年我们组织学生对原系主任薛芳渝、原副系主任吴华武、老教授宋心琦、薛华、郑同、刘庄等老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中,老教师讲述了改革开放40周年来,化学系的巨大变化和发展的艰辛历程。2019年我们又组织了学生采访老教授,与老教授面对面交流活动。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学生自愿报名,2人一组,34位学生采访了17位教授。专门聘请一位离退休老师与学生和老教授联系,确定采访时间,然后将采访提纲分别发给学生和老教授,让双方有所准备,但不局限提纲内容,采访中可以随意发挥。

理论学习宣讲团的老师们经常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和发展对象培训班上,结合自身经历讲党课,让学生、年轻教师得到真实的思想触动。

李兆陇老师与党员发展对象座谈交流

学生与宋心琦老师交流化学研究工作心得

3.感恩梧桐-公益志愿服务队。“感恩梧桐”公益活动已经开展多年,在化学系本科生1-3年级学生中成立了“公益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有3个年级30多位学生加入。由系关工小组负责牵头,学生党支部和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共同参与,将老教师需要帮助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关工小组,然后由关工小组联系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根据老教师的需要和学生时间派遣志愿者前往。学生们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师解决上网和计算机等问题。

学生到张勤、蔡作乾老师家为他们解决计算机问题

离退休党支部还经常请学生为老同志们讲手机软件的使用,一对一的进行辅导。每年离退休老师的“趣味运动会”“祝寿会”“新年联欢会”学生们都来为老同志们服务。

三、成效

1.促老有为,充分发挥老同志们的作用离退休老同志的知识和经验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思想方面传帮带的作用,收效即快又大,这对年轻教师和学生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在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对离退休老教师也是一种促进。

2.促进年轻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通过督导组老教师听课,与年轻教师交流讨论,指出每个人授课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我系年轻教师的授课水平,这两年有5位年轻教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教学大赛中获得奖励。

3.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通过采访与老教师们接触,学生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化学家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团结奉献、兢兢业业的精神,坚定了他们学好化学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他们从老一辈手中接班的使命感,通过为老教师们服务,增强了学生们的责任心。

四、启示

这样的共建活动真正发挥了老教师、青年教师、学生各自的特长,使离退休教职工、学生和年轻教师三方受益,让离退休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

供稿:组织部、化学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9月18日 16:48:2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