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对标争先”在行动 - 正文

【“对标争先”案例分享】化学系党委:“情义利”多措并举 校系所三级协同 因势利导做好青年教师政治引领

一、思路

化学系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处于发展攻坚克难、登攀高峰的关键阶段;新阶段教师结构也呈现新特点,特别是引进的长期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人才比例较高,如何帮助他们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政治上与党同行,在组织上吸纳入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年来青年教师学术骨干中存在申请入党意愿不足、发展入党工作面临挑战的问题,围绕化学系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化学系党委认真分析研究了教师队伍的学缘背景、事业发展等实际需求,通过党政联合,“情义利”多措并举,校系所三级党组织联动,因势利导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

二、做法

化学系党政班子理论联系实际,不唱“假大空”,党政班子目光放到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需要上,办实事,讲实效,通过推出切中要害的举措,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关心支持他们的事业成长,从而赢得了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认可,拉近了与党组织的距离。

1.“情义利”多措并举

(1)生活上关心,动之以情:入职后系党委发送第一封邮件,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婚姻、家庭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发放化学系青年教师津贴发放生育慰问金、生日贺卡、组织校庆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群团活动凝聚青年,为青年教师减压。

(2)政治上关心,晓之以义:主动作为,党员干部首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好的小环境,影响中环境,超越大环境。系党委书记做好第一次关键谈话;鼓励有条件的青年教师积极从事管理服务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统筹考虑民主党派的发展工作。加强教职工学习全覆盖,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成就,坚持系党委推动改革发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化学系良好传统,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的思想慢慢转变。

(3)事业上关心,齐之以利:开展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促进学术交流,碰撞学术火花;尝试设立青年教师的职业导师(组),帮助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在科研启动费、研究生名额分配、实验室空间分配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打破论资排辈,促进了一大批杰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2.校系所三级党组织协同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落实责任,认真调查研究,理顺工作流程,形成制度规范。“求职-入职-在职”三个环节的谈话考察制度化、党支部-系党委-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协同培养一体化。对潜在发展对象建立工作档案,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联系人,提高党支部书记做青年教师发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工作交流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推荐青年教师加入学校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选配优秀党员教师担任一对一联系的导航员。

3.社会实践是思想转变的催化剂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参与相结合。化学系学生坚持到延安子长小学支教23周年,系党委发动教师参与实践,对贫困学生“1+1手拉手”资助已坚持多年,有受助小学生已成为人民大学研究生。系党委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一次红色实践, 通过加强国情教育,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中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产生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从而激励他们对党的认同和向往。

4.优秀典型是思想升华的引发剂选树先进典型,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优秀典型宣传,如北京市优秀党员张希、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朱文涛、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李艳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郑用煕、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支部书记等;举办组织“讲道德 有品行 讲奉献 有作为”化学系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展,传播正能量。

三、成效

1.教师发展工作成效显著自2015年连续5年发展教职工共7名,其中,发展优秀青年教师3名。2015年发展了彭卿教授,2017年发展了副教授向宇、高级工程师李展平,2019年发展了何彦教授。向宇、何彦都加入学校的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

2.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明显改善通过提高理论学习培训效果,引导青年教师增加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识,树立坚定的信仰者,成为合格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其他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示范效应,经过近几年的努力,45岁以下教师党员比例约为64%,比45岁以上教师党员比例高出20%。

四、启示

系党委牵头,党政配合、党组织协同,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出发,工作节点前移,重视第一时间窗口,持之以恒做工作,为其从心动到行动提供“引发剂”“催化剂”,最终成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上的“领路人”、事业发展上的“带头人”、生活中的“贴心人”,使得青年教师们坚定不移地与党同心同行,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化学学科发展创一流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供稿:组织部、化学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9月16日 15:21: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