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恰逢自动化系成立50周年之际,非常高兴有机会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上向大家汇报自动化系课程建设的一些举措。自动化系50年砥砺耕耘,向社会输送了一万多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多年来,自动化系一直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列,秉承“乐教、奉献、改革、创新”的优良教学传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1989年,“自动化系电子学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方向博士生培养”为清华大学赢得了首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两项特等奖!自建系以来,自动化系获得了1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涌现出童诗白、阎石、胡东成、华成英等一代代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大师,培养了多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陈宝生部长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着力推进由量到质,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更好品质、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那么,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品质和更强力量源自哪里?我们认为,这个源头来自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课程教学质量关乎研究生的培养品质、科研能力厚度和创新能力高度。近十年来,自动化系一直坚守课程教学改革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
第一、由内发力:持续着力于课程质量的内涵式提升。从2011年开始,在时任我系副主任张长水教授的带领下,我系率先在全校开展了以“提高研究生核心课程难度、深度和挑战度”为理念的教学改革。这项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针对研究生核心课程难度和深度不够,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理解肤浅,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得到科研能力提升的效果不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力不足,研究生缺失批判他人学术观点、提出原创性理论的能力。
在这次改革中,我系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要求研究生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内外学时比例达到1:5-1:7。我系核心课教师重新组织和设计授课内容,探索更为有效的授课方式,同时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研究生在课后要花远远多于课内的时间,才能完成一门核心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消化和应用,使得学习能力真正转化为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
同时,为了使得改革获得良好成效,我系配套实施了三项改革措施。为核心课程额外配置助教,降低培养方案学分要求,派出十余名核心课教师前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教学研修。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也给我系所有参与教学改革的课程开出了“三年免教学评估”的“绿灯”。这些都为这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此次教学改革的持续推动,对我系研究生课程品质、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模式识别》、《凸优化》、《矩阵分析与应用》、《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概率图模型理论与基础》、《线性系统理论》等多门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成为我系“硬课”,并成为全校同学追捧课程,《模式识别》选课人数多达200余人;多名年轻教师勇挑重担,承担核心课教学任务,教学能力迅速提升。我系毕业研究生反馈,系里“硬课”的学习非常有利于支持后续的科研工作,有的课程甚至终生受益。
第二、向外延伸:创新课组建设,健全课程建设外部组织机构,开展“有组织教学”。自2019年以来,我系提出了“有组织教学”思路:建立以系教学委员会为中心的三级组织架构:教务为其服务机构、课组为其执行机构,并通过赋予教学委员会和课组切切实实的教学权力,建立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良性互动和有效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具有内生活力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在我系教学委员会的着力推动下,我系形成了两大类8个课组,基础课组包括控制课组、计算机课组、电子课组、数学课组,专业课组包括人工智能课组、优化与决策课组、机器人课组、信息和大数据课组。课组的建立,实现了跨研究所的有组织教学,从机制和机构上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系赋予课组五大职责,开展教学传承;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规避教学个人行为;凝聚教师力量,丰富授课形式。通过教学传承,年轻教师得到迅速成长。我系电子学教学组始建于1956年,一直坚持“新中有旧,旧中有根”的教学传承精神,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队伍。自学校2017年推出年度教学优秀奖以来,教学组已经连续9人次获得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在电子学教学组中,王红成长为北京市教学名师;鲁继文第一次授课就获得了“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也必须有这样的视野、胸怀和担当——瞄准定位,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最后,请允许我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不忘课程教学初心,方得人才培养始终”。谢谢大家!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