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前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正式出炉,随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而且相较于第一轮名单,本轮名单的公布显然吸引了更多圈外人的视线。如今,该话题的热度已经下降,但笔者却想借此针对“双一流”未来的发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本轮“双一流”名单最大的变化是榜上新增了7所学校。这7所学校中,中部和西部都是各新增一所,其余5所均在东部。其中,有3所在珠三角地区,2所在长三角地区,这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两个城市群,反映出“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然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地理空间上更加聚集。换言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更加明显。
在此,笔者并非要对该现象提出批评,毕竟这种聚集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笔者期待,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对入围高校的调整,形成多个高等教育高地,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所在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关联的。以美国为例,按照历史发展趋势,在美国的经济总量位于世界首位后,其高等教育水平迅速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也逐渐从欧洲迁移到了美国,尽管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滞后性。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数量。这也就为我国建立多个世界级高等教育中心和高地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目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无外乎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而放眼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最有可能,也最有基础成为新的高等教育高地。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学校中,之所以珠三角地区能够独占鳌头,是与广东经济的强劲表现,以及其前期对高等教育的持续高强度投入分不开的,也和广东扬长避短,选择在新型研究型大学聚焦有市场前景的应用前沿,并避开和历史更加悠久的大学拼基础学科的策略密切相关。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如在“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基于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短期内打造更多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路。
对此,笔者建议:其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高等教育的规划与推动者的重要作用,并和世界级的高等教育中心对标,成为一个世界级别的“科—产—教”高等教育集群。其二,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大力度地从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另外,吸引众多国际化高端人才进入,要配套相应的治理模式,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进行尝试探索的。其三,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应该围绕自身未来产业的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除了空间布局的调整外,笔者还希望未来的“双一流”建设有针对性地调整某些高校个体的政策。在这方面,本轮“双一流”允许清华和北大“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未来,希望该政策可以覆盖更多高校。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到2035年,我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一目标要想如期完成,必须得有几所世界顶尖大学作为支撑。因此,“双一流”建设必须要鼓励若干基础好的高校率先深化改革,尽快从整体上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进而成为世界顶尖大学,而非只有若干学科成为世界一流。
这也是为更多有条件的高校“松绑”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当下高等教育资源的深度调整,必须有足够的“世界一流”师资作为支撑。为此,我们需要继续大力推进学成归国人员以及国际友人的引进,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提高本土高校博士培养的质量。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要在增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强化质量保障措施,培养更多“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师资。
总之,虽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纳入了更多高校,但从未来趋势看,现有数量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而言依然太少。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扩大“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的整体数量,同时鼓励目前有潜力的“双一流”建设大学也成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的高校;另一方面,还要持续增加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并提升本土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只有伴随着更多高校成为“双一流”,同时具备“双一流”的实力,我们在处理高教资源区域分布问题时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