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11月6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全球实践——202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以及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驻华大使等发表致辞。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大学文创院”)应邀在2021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上发言。清华大学文创院院长胡钰教授以“当代中国乡创的理念与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要点:
胡钰视频演讲
中国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全面脱贫到全面振兴,发展任务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从单一经济指标到综合发展指标,需要崭新的观念、机制,才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从2020年起,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与江西省浮梁县紧密合作,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文化赋能、大学参与的乡村振兴新理念与新机制,构建了以“乡创特派员制度”为核心的浮梁乡创体系。这些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对于全球的乡村发展都具有启发性。
大学作为当代社会智力最密集、人才最密集的群体,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充分优势。从全球一流大学的经验来看,大学要将自己看作社会的有机组成并为社会作出贡献,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学术,还要有一流贡献,后者对于评价大学的水平更具有实质意义。
乡村对全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仅是经济维度的、社会维度的,而且是全面性的,特别是从文化维度看,乡村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乡村往往对全球范围普通个体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读懂了中国乡村,也就更好地理解了中国。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沃土,也是对话世界的平台。对全球大学来说,应花大气力投入乡村发展,共同建设乡村文化,在研究中传承,在传承中建设,在建设中传播,由此推动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乡村要振兴要发展,要看到问题,更要找到乡村自身的有利条件。乡村固有的资源中有两个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是生态优势,另一个是文化优势。生态与文化,这两者在乡村有着天然的、历史的存在,又因为乡村发展慢而得以保留。
文化成为乡村发展另一个极具生命力却常常被忽视的要素。1961年,钱穆在香港演讲中国历史研究方法,其中谈到“西方文化发生在都市,中国文化植根在农村”。这一判断极具洞见,尤其“植根”二字值得细品。中国文化的源起就是农耕活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也是农耕气质,虽然在西方文化和市场大潮冲击下,中国乡村发展落后了,但乡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是深隐而扎实的。比如说,在中国的许多村庄,可以看到大量家族宗祠,中国传统宗祠文化就深深植根在乡村中。同样,每年春节期间,当城市越来越感觉没有“年味”的时候,乡村的各种民俗活动成为城市人向往的春节状态,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就深深地植根在乡村中。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具有稀缺性,植根在乡村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中国乡村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功能需要被重新认识。中国乡村的文化积淀虽被深埋却存在,虽无花果却有深根。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代,在文化赋能各个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乡村无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在浮梁的乡村,可以看到千年的御窑瓷,可以看到白居易诗中的茶,还可以看到科举传统中的状元进士,如此种种,都成为极具生命力的乡村发展要素。也正因为如此,当清华文创院第一次来到浮梁,就爱上了这片土地,也愿意深度参与到这片土地的耕耘中。
在当代乡村振兴中,要找到新要素把当代乡村中的生态与文化激活,靠的就是文化创意。由此,逐渐形成了乡创理念:以文化创意为引擎,带动各种现代发展要素进入乡村,推动乡村实现整体性的创新发展。
理解乡创理念,要坚持几个原则。其一,带动性原则。文化创意是乡村振兴的带动要素,不是唯一要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要素,但是关键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其二,融入性原则。乡创实践过程不是对乡村生态与生活的技术统治、资本统治,更不能把乡村作为城市精英的“后花园”,而是以文化、创意乃至情感焕发乡村生态与生活的魅力。在乡创实践中,乡村文脉挖掘很重要。比如,在浮梁的沧溪村可以看到朱熹之友、理学家朱宏的活动,那么,喜欢理学的当代人士就会来这个村子研究。又如,在浮梁的严台村可以看到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友严子陵,那么,喜欢隐士文化的人就会到此地探访。融入性原则强调的是发挥乡村自身在全面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基于乡村内生资源来找寻外部资源。其三,整体性原则。乡创发展目标不是“去乡村”,而是“新乡村”,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乡村太多,而是乡村不够好。乡创理念就是要以全新的观念、全社会的力量、全身心的投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乡村成为当代社会中美好的生活空间。
中国新乡村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更中国、更田园、更人文”,“更中国”是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发展,“更田园”是从自然维度看乡村发展,“更人文”是从文化维度看乡村发展。
乡村要将“田园”与“文化”作为全面振兴的两个主要着力点,努力将乡村打造成当代社会中的田园生活理想地、田园教育发源地、田园艺术创作地。在浮梁寒溪村史子园开展的“艺术在浮梁”项目,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的实践,艺术让村民发现生活之美、乡村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与此同时,深入推进田园教育,特别是聚焦在“耕读教育”上,可以培养出更多有泥土味、有中国味的新青年,让乡村成为新的教育沃土。
“艺术在浮梁”作品展示
事实上,因为乡村具有的生态与文化优势,近年来,已有许多城市文化创意人士进入乡村,无论是个人长期居住还是创办乡村民宿,都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亮点。但其突出问题在于:稳定性不强,由于缺乏机制保障、组织保障,进入乡村的外部要素抗风险能力差;带动性不强,许多个体化的文化创意人士在乡村发展中仅仅打造了一个个“盆景”,没有带动所在区域的全面发展。
在乡创工作中,探索文化创意进入乡村的制度性保障,其目的是实现这种“进入”从自发到有组织的转变、从零散到系统的转变、从展示性到带动性的转变。通过组织振兴,带动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由此,“乡创特派员制度”逐渐在实践中形成。
乡创特派员制度是党委政府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遴选掌握乡村创新发展理念的公务员、企业家、创业者、社会工作者、艺术家、设计师等人才,选聘为“乡创特派员”,作为乡村“首席运营官”,开展“一村一员”特派服务,引导支持在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与村书记、主任形成“双轮驱动”,共建人文乡村,共创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清华文创院在江西浮梁的实践
乡创特派员制度实施坚持创新开放、项目带动、典型示范原则,通过选聘引进特派员,结合创立乡创学院、乡创基地、乡创联盟等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引导扶持”,调动广泛社会化力量的创新活力,激发在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社会化创新“自下而上自然生长”,推动立足乡村的开放式创新与高质量社群,走出一条上下联动的乡创发展之路,实现万众创新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滴灌”而不是“漫灌”模式,后者以一些大投资、大项目投入农村,迅速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但这种模式可能不太适合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会带来资本对乡村的控制甚至破坏,也难以带来乡村的全面与持续发展。从长远看,中国乡村发展更需要的是通过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力量渗透性地、有组织地进入乡村,实现对乡村发展持之以恒的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乡创特派员制度”很好地适应了中国乡村发展的这种特质。
乡创特派员制度实施后,首批正式选聘了26名乡创特派员。从乡创特派员的构成上看,有8人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人来自江西省内,10人来自景德镇市,6人来自浮梁县。真正实现了上下融合、内外结合的多元共创。此后,各乡创特派员根据自身优势并紧密结合所在村在地资源,开展了高质量有特色的乡创实践工作。
乡创实践是在乡村振兴元年中出现的一种有益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是局部的,也不能希冀以此解决中国乡村的所有问题,但作为一种内生的、原创的、基层的中国乡村发展尝试,这种探索结合了自上而下的“自觉”与自下而上的“自发”,让文化要素更有效地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正在推动中国乡村实现内在而深刻的改变,相信也会对全球乡村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