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碳中和大家谈】对话何建坤:化挑战为机遇,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 记者 吕婷 学生记者 雷雨晴

编者按:

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行动,是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的重大举措,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主动担当。

清华大学推出“碳中和大家谈”系列访谈,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碳中和领域热点议题,进行前瞻性、引领性的思考和讨论。本期访谈邀请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为我们总结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背后的挑战与机遇,阐释绿色低碳建设中的路径与抓手。

何建坤

何建坤,1970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能源系统工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曾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重大项目技术负责人,国家973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已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双碳”目标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具有什么样的现实背景?

何建坤:如今,世界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生态危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人类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当中最主要的成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核心就是减少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015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提出把未来全球的温度升高控制在2度以下、并努力争取控制在1.5度以下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迅速下降。到本世纪下半叶甚至中叶,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碳中和”。

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所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碳排放量较大,所以我们要作出和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贡献,要在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前,展现出中国的责任担当。

记者: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挑战?

何建坤:发达国家的碳达峰都是在后工业化社会完成,例如欧洲国家都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实现碳达峰,美国在200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发达国家一般提出到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有相对长的时间。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所以时间更为紧迫,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我们现在仍然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为能源转型带来很大的挑战。在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下,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增长。为实现“双碳”目标,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做好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统筹协调,形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多方共赢的局面。

记者: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何建坤: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世界趋势,先进的能源技术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这类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中国的产业化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世界领先的,每年的新增规模和新增投资也处在全球前列水平。我们也要进一步打造在能源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程中,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一致的。推进国内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既能体现中国担当和中国贡献,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化挑战为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对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化挑战为机遇

记者:面对降低碳排放的艰巨任务,如何做到化挑战为机遇,有哪些路径和抓手?

何建坤:在政策措施上,一方面要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以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走节约资源和节约能源的路径。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现在我们国家在风电、太阳能发电产业等方面具备世界范围内领先的先进技术,有了新技术、低成本,就有了推进能源转型、走上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机遇,推动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同时,发展二氧化碳的埋存和利用的技术,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正在推进相关的先进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

另外,现在中央也提出要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发挥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森林树木在生长中可以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增加碳汇。目前我国提出,到2030年森林的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我们国家目前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造林面积,还会继续增加碳汇,用以抵消难减排部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总体上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的长期目标。

记者:公众可以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何建坤:要想在未来实现碳中和,除了政府采取产业和能源等方面的宏观举措之外,企业和社会公众也要自觉参与和自觉行动。

构建低碳社会要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例如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系统,减少燃油的消费。在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节约食品和水,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大家都要从自身小事做起,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之变成一种社会公德和时尚,最终引导整个低碳社会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可持续的社会心态,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清华力量

记者:您认为高校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何建坤:首先是人才培养。现在的青年学生们在二三十年后会变成社会的中流砥柱。本世纪中叶,即计划实现碳中和的2060年前,正是这一代人要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青年人既担负着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担负着维护地球生态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重任,所以大学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

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团队可以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另外,校园内也要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现在清华大学也在研究如何在校园内实现碳中和,如何利用我们校园的基础设施,减少生活中的能源消费,实现碳的净零排放。

记者:近日,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您认为清华具备哪些主要优势?

何建坤:清华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齐全,很多院系都具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方面的相关技术,可以加快研发、推广应用,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另外,在政策和战略研究方面,清华的多学科交叉也在国内有突出优势。为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国内需要有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相应政策。目前已有很多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团队,碳中和研究院在成立之后,可以整合这些团队的力量,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研究院可以结合“双碳”目标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来开展工作,为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政策咨询建议。

记者:在碳中和领域,清华倡议成立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以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将发挥哪些作用?

何建坤:清华和其他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发起并建立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旨在发挥大学的作用,利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传播影响力,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帮助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在推进校园减碳与碳中和的行动计划中,组织青年学生参与低碳社会建设行动。

清华大学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学校的支持下,具体负责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处的工作。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要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和政策,与碳中和研究院中的工程技术研发工作会密切结合,共同努力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危机作出清华的贡献。

(清华新闻网9月27日电)

摄影:青山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9月27日 08:10:5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