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历时一年半创作,雕塑《八女投江》在党史馆陈列展出

曾成钢:雕刻中华儿女英勇无畏的精神

来源:北京日报 7-28 王广燕

1938年10月,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水波滔滔,激战正酣。在敌军的围困下,八位抗联女兵奋力战斗到最后一刻。她们誓死不屈,相互搀扶,毅然投江壮烈殉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由清华美院教授曾成钢及博士生赵峰创作的雕塑《八女投江》便聚焦了这一感人的历史瞬间。近日,曾成钢接受记者采访,揭秘作品背后一年半的创作历程。

曾创作十多个版本的构图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能够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八女投江’这一动人篇章,我感到十分荣幸。”曾成钢说道。以“八女投江”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已有不少先例,如何发挥雕塑优势,表现出不屈的英雄气概?他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在长达5米的雕塑中对八位女英雄进行合理的构图,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关。曾成钢与赵峰从十来个不同的小构图中反复比较推敲,最终选定了三角形布局。“三角形可以体现坚实稳固之感,象征着革命意志的崇高坚定、不可动摇,而人物重心的前倾,人物动态、衣纹的斜线组合又赋予了作品向前、向上的力量。”

在雕塑《八女投江》中,八位人物从左到右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中,班长胡秀芝和战士李凤善相互支撑、跨步向前,义无反顾地涉入激流;第二部分中,指导员冷云屹立于礁石之上,回首望向已经安全突围的部队主力,小战士王惠民动作中虽有犹豫,但在大家的鼓舞下也迈出了坚定的脚步,二人一起搀扶着重伤战士郭桂琴从容向前;第三部分中,战士黄桂清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即便负伤,仍然英勇阻击敌人,班长杨贵珍纵然跌倒,依然奋力战斗。三个部分包含了激战、转移、投江的全过程,在静态的雕塑中融入了时间的发展,使得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全面。

衣着等细节都有历史依据

“在创作作品时,为了考证具体内容,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这也是一次学习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宝贵机会。”曾成钢说道。“八女投江”的故事有许多悲壮的细节深深打动了创作者,面对敌人的逼降,她们誓死不屈,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其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位女英雄鲜少留下照片,流传下来的更多是画像和后人创作的艺术形象。曾成钢便以八女投江纪念馆中展示的史料为基础,同时结合了自己对人物状态的理解进行塑造,更加凸显英雄的精神面貌。“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也积极请教、吸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统一。”

雕塑中出现的军装,包括军服、军帽、军鞋、腰带、绑腿,武器包括步枪、手枪、子弹袋、手榴弹袋,以及干粮袋、粗布背包等,都是以当时东北抗联所使用的、现陈列在纪念馆中的图片和文物为参考。“作品中还有一些我们专门设计的细节,比如在衣纹的处理上,表现出了军衣被寒风激烈地撕扯。”

“以我心合于战士之心”

“‘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集中体现了亿万中华儿女为了抗击侵略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曾成钢表示,在最为关键的人物神情的塑造过程中,他努力将自身融入当时情境,“以我心合于战士之心”。“在面对死亡之时,战士们坚毅、从容和凛然,眼神中有着愤怒、悲壮、眷恋和企盼。”

“正是革命先烈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推动着我突破一个个创作的瓶颈。”曾成钢说道,“我们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为抗击侵略作出的巨大牺牲,文艺工作者要竭尽自己所能,继承并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内核,坚定文化自信,勇攀艺术高峰。”

编辑:邱收

2021年07月29日 10:03:5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