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顾涛:读《论语》悟思想 中文课里有思政

来源:光明日报 7-20

清华大学文史哲专业的人才培养,已初步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在进入各学科的专业主修课之前,设置共修的人文基础课板块。人文基础课系列之一是中西方经典研读,“中国经典研读(《论语》)”课是这一系列中的必设课程。然而,不少中学生对《论语》内容已有了解,甚至一些已阅读过整本《论语》,而且研读内容偏重道德教化,容易流于说教,作为儒家经典中接受度最高、传承面最宽的一部,也具有解释多元化的典型特征。如何避免灌输、填鸭,建立师生之间的学术信任,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幅度”,成为课程建设的难点。

在沉浸式备课过程中,意识到“只讲《论语》,不讲孔子”只会造成课堂讨论坠入故纸的汪洋而不知所归,借助课程体系重组的契机,将这门课研读重点放在孔子,可与中西方研究孔子的深厚传统完善对接,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下子得到大大延伸。后来,加入鲁迅、“激活”孔子,形成了“孔子+鲁迅”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模式上,将原有的课堂规模缩小,严格控制在30人之内,实现师生零距离接触,彼此面对面对话,建成了经典研读圆桌研讨的小班教学模式。如果选课人数超过30人,则并行两个小班。课程从尚未开始前的假期,就布置前期阅读材料,在第一堂课上提交读书报告,以后每堂课均布置下一堂课研读的章节和必读文献、发放预习讲义、提示问题与难点。教师在第一二次以示范性方法引领学生们讲解文本后,全部的课程均为共同研讨,自由发问、寻求解答思路、体悟研究方法。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全部公开、师生共享,师生平等地面对经典文本和前人成果。课程还将微沙龙引入课堂教学,将各种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搬到咖啡馆等灵活自由的空间中,让咖啡馆成为“思想角”,各种新观点可以激烈地碰撞,师生畅所欲言。

和原来可自我控制的讲授相比,如今作为讨论的引领者,要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蔓延的各种可能、滋生的突发情况,对教师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同时,每一名学生的参与度均将实质性地影响课程的进度与质量,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也有较大改变,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在通识教育的熔炉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为集中地要为价值塑造铺路。孔子和鲁迅这两个人物的背后,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中华文明传统如何走向今天的中国,是绕开五四运动一味复古没有出路的问题,是漠视传统一味西化龃龉难通的问题,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置身其中、无法回避的切身路径问题。课程的核心关键技术,从那个历史上的“真孔子”,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寻找今天的“活孔子”。这是一个时代的困惑,有多元的可能、多重的困境、多种的曲折,是每一个亲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个体感同身受的心路历程。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涛

编辑:温兴煜

2021年07月21日 11:04:0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