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中国脑计划”酝酿启动

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大方向展开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3-18 崔雪芹 黄辛

  随着欧、美、日相继启动各种人脑计划,中国也将全面启动自己的脑科学计划。记者从3月14~15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东方科技论坛上了解到,“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并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主题为“脑信息与人工智能”。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雄里在会上介绍,“中国脑计划”已经筹备了两三年时间。其间,相关合作单位多次酝酿讨论,并最终形成共识。杨雄里说,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方面的研究将形成“一体”(脑认知原理的基础研究)“两翼”(脑重大疾病、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的研究格局。

  近几年,根植于脑科学的人工智能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了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冯建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仅2011年以来,全球产业界已有超过2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进入人工智能领域。

  比如,IBM承诺出资10亿美元用于其认知计算平台Watson的商业化;Google收购了包括波士顿动力在内的9家机器人公司和1家机器学习公司;百度公司投资3.5亿美元大力推进“百度大脑”项目。同期,高通量测序之父Jonathan Rothberg和耶鲁大学教授许田成立了新型生物科技公司,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技术研发新药和诊断仪器技术,开启将新型人工智能用于生物医疗产业的浪潮。“目前,新型人工智能正迅速而广泛地被应用于语言传译、自动驾驶、公共安全、金融投资与风险调控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势必带来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冯建峰说。

  据介绍,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政府已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列为市重大科技项目,复旦大学也牵头联合十几所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成立了“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和参与“中国脑计划”的实施。

  据悉,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将以类脑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化为核心,从下述的“湿”“软”“硬”和“大规模服务”这四个方向展开。具体包括:构建脑科学大数据和脑模拟平台,解析大脑认知和信息处理机制,即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实验(湿);发展类脑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研发类脑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如最近十分流行的深度学习算法就是一个特例(软);设计类脑芯片和类脑机器人,研发类脑人工智能硬件系统,从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到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硬);开展类脑技术在包括脑疾病在内的重症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以及智能导航、智能专业芯片、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航空航天新技术、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大规模服务),并引进和培养类脑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学科人才,使上海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技术科技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东方生物脑智能技术中心、类脑人工智能人才的集聚高地。

相关链接

国外已有的脑计划

  2013年初,欧盟就宣布了10 亿欧元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人脑工程”(HBP),工程侧重从脑联接图谱方面以超级计算机技术来模拟脑功能;同年,美国启动了45 亿美元的脑科学研究计划简称(BAM,“脑计划”),被外界看作是可以和人类基因组测序相媲美的大科学项目,该计划将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针对目前无法治愈的大脑疾病开发新疗法;2014 年,日本也启动了大型脑研究计划,以绒猴为模型研究各种脑功能和脑疾病的机理。

 

2015年03月18日 16:52:3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