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提升学生素养是基础教育之本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10-21 柳斌

  清华附小举办的这次“世界基础教育高峰论坛”关注学生素养的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这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我认为,社会如果以升学为本,教育如果以考试为本,学习如果以分数为本,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考试和分数,而不是道德、品质,不是能力、本领,这样的社会,是会出问题的。

  教育家办学,教育改革家办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育人的大事业,在应试的窄小胡同里是出不了教育家的。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为教育家的涌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尽的机遇。正因为如此,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素养的国家公民,那才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

  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就是习得过程。习得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各方面素养最好、最重要的养成阶段,抓住这个素养养成的黄金时段,切实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我国两千年前的《汉书·贾谊传》里面,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古训,指出各种良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更强调,“优秀是一种习惯”。所以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坏习惯毁灭人的一生,这确实是一个真谛。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项目——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在许多国家展开,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状况,这三个素养都很重要。除此以外,我想着重强调的,还有道德素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的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人共生、共存的。非关系性的人,在世界上找不到,也不会有。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人类自己制定的规范,人受制于这些规范。人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行为规范,才从动物群里走出来。道德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道德教育从其本质来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是难以融入社会,难以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

  这里,我还想就关注语文素养的问题讲点看法。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包括阅读在内的包含听、说、读、写多种能力的综合素养。语文之所以特别重要,在于它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我们都生活在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之后,才能够谈学习,谈数学,谈科学,谈劳动,谈发展,谈弘扬文化,谈报效祖国。

  语文是什么?我觉得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现在社会上对教育批评很多,对语文教学批评尤其多,我觉得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是好事,但是讨论当中需要真知灼见。我认为,语文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素养,使得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世代相传。

  其次,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那是舍本逐末。

  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就要讨论一下什么是能力。所谓能力就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指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从对课题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联系之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照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记忆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够获得的,所以把要求学生背诵一首诗词、背诵一篇课文说成是读死书,这是错误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多次重复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技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然后创新能力、其他的修养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狄慈根所说的“重复是学习之母”这样一个道理。

  在初中阶段,尤其要重视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把诵读说成是死记硬背,加以贬低,我觉得是非常荒谬的。针对当前科目讲得多读得少、实效低的状况,我赞成提“返璞归真”这个口号。

  (作者系教育部原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本文为作者在清华附小举办的“世界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2015年10月21日 15:28:0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