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口支援”创造出什么经验
来源:光明日报 2016-4-19 郭永发
编者按
自2001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至今已实施15年。15年来,在支援高校的对口帮扶下,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本文所展现的青海大学在这一计划中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情况,也为下一步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视角,毕竟推进“两个一流”建设,从过去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也很重要。
“对口支援”与以人为本
对口支援计划的出发点就是全面统筹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速发展,统筹各支援高校人才资源和学科资源,兼顾边缘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高校,使西部地区高校逐步分享东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其落脚点是实现东西部高等教育共同发展。
对口支援工作始终将以人为本的帮扶理念放在首位,将人才资源共享摆在第一位。就清华大学等高校帮扶青海大学为例,在对口支援15年间,人才培养和交流实现了层级覆盖,4位学者出任青海大学校长,10余位两院院士脚踏高原,17名专家教授出任院系负责人,10批专家教授团指导课程、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84名博士、373名硕士、38名昆仑学者的引进,63名博士、396名硕士的培养,300多人次的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锻炼,通过人才工作的“输血”到“造血”,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受援高校生根、开花、结果,人才队伍整体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强校战略有序推进,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升华。
“对口支援”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新需求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战线的核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新需求,其核心是高校既是以高等教育这样的整体服务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又是以相对独立之主体去参与社会各个方面建设,学校在以独立的实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学校间还必须加强分工合作,以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适应了这一需求。
首先,受援高校基本上是地方院校,它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有着巨大作用,我国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超过95%,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地方高校发展迅速,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地方高校在各方面取得相当成绩的同时,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办学定位不准确,学科及专业建设针对性不强,社会服务意识差,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大瓶颈,对口支援工作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其次,对口支援工作使受援高校科技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青海大学为例,对口支援以来,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增3个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建成了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研究院、青海省信息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院(中心、所),组建了4个协同创新中心,年度科研到账经费突破1亿元,科研项目数和到账总经费比“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92.3%和159%,3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建立22个青杂油菜、马铃薯、蚕豆、枸杞示范推广基地,研发的杂交春油菜品种已成为我国春油菜区主栽品种,经济效益达12亿元。
“对口支援”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始终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从现状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东西部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突出。党中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明确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要求,强调以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为关键,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不断加大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2001年以来实施的对口支援工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名家名师开坛讲学,干部、教师互派培训学习,引进名校成熟的教改模式,共同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打通了东西部高校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通道。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受援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以此带动了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受援高校青海大学为例,15年来,清华大学等支援高校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全力无私帮扶,使青海大学实现了一年一大步,年年有进步的跨越式发展,与对口支援初期2001年相比,青海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2328万元增加到27415.62万元;新增国字号实验室、研究中心、教学团队等14个;学校在三江源、生态、盐湖化工、高原医学、藏医藏药等学科领域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校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同时,也给青海高等教育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
2001年对口支援工作开始时,基本模式是“一对一”,当时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支援高校对口支援发展相对滞后的13所西部高校。2010年,教育部采取“多对一”模式,支援高校的名单逐步拉长。如今,“结对帮扶”的名单已拉得很长,不仅受援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支援高校数量也同步增加。团队化对口支援模式在全国大地到处开花结果。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例,调动了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对口支援”与国家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切合了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在这一过程中,科学高效的体制为对口支援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对口支援计划”要求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要全方位合作,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主管这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在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对口支援协议的顺利执行。
二是符合实际的新机制激发了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工作活力。对口支援的主体涉及教育部、有关省、自治区、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主要依靠教育部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教育部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并督促实施。有关省、自治区作为受援高校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资源,积极支持受援高校建设。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其实施对口支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对口支援的成效。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仅2004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和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江西省、贵州省、山西省、河北省、湖南省、吉林省、陕西省、海南省等17个地方省级政府签署了共建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海南大学的省部共建协议,这18所大学都是处在老、少、边、穷地区,是所在地区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外的最高学府。18个省(区、兵团)中包括了少数民族聚集的民族八省区,还有延边和湘潭等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省份。当地政府把支持共建高校真正落到实处,将省部共建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主动纳入地区发展战略,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服务、提供舞台来调动各部门、各行业、各方面力量参与对口支援,推动省部共建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
三是强化责任的新模式激活了受援高校广大师生主体意识。对口支援工作新体制新机制激发了受援高校各级干部和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5+2”“白加黑”已经成为受援高校广大教职工投身学校加快发展的真实写照。在“一片丹心、无私奉献、行胜于言,踏实干事”的对口支援工作精神的激励下,广大师生努力拼搏、勤奋工作的“正能量”空前迸发,“建设学校,我们是主体力量”成为受援高校师生的共同理念。
(郭永发,作者单位:青海大学,作者系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