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大学第一课
来源:《北京晚报》2018-9-19 李祺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象征着收获的季节里,首批“千禧宝宝”经过十余载的拼搏与努力,步入大学殿堂。而为了迎接这些崇尚自由、彰显个性的00后,帮他们开启大学生活的新篇章,各大学也纷纷开动脑筋,给他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校长亲自上场,引经据典、谆谆教诲;校友们或是透过视频送祝福,或是用“黑科技”展示学校风采;其中既有魔术师、合唱团登场助阵的温情脉脉,又有仪式感极强的佩戴校徽环节……
校长引经据典引航新生
作为新生进入大学、真正独立成长的第一位“引路人”,校长们除了在开学典礼上教导新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还会与新生畅谈人生,为学生开启未来人生的大门,赋予新生无限的期望。
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林建华期望新生从大学起,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一个学问的探求者,一个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他叮嘱大家要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学习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增长才干和本领,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则希望新生“做自己大学生涯的主人”,面对朝气蓬勃的新生,他说:“从今天开始,在北航这所校园,我给你们的希望就是,去做自己大学生涯的主人。”他勉励新生要努力发现自我、积极丰富自我、勇于超越自我。
面对几千名“交大萌新”,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与新生探讨了“大学赋予的生命体会和认识究竟是什么”。他强调:“大学的真正意义,是赋予你们不一样的生命体会和认识,当你们对生命的体认变得不同,你们的成长、成才也就顺理成章。”那么,大学赋予学生的生命体会和认识究竟是什么呢?他告诉新生,那应该是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人生。
在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院长杨波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给学生上了“大学第一课”。课堂上,他迎合“00后”个性独立的特点,告诉大家要树立自我决策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随时保持内心平静的能力和韧性的能力十种能力。他还告诫新生,成就人生一定要牢牢把握人生的十种品德:忠诚、真诚、感恩、敬业、宽容、诚信、正直、仁爱、自信、坚持。在讲到“诚信”这一品德时,他特意列举了“晋文公因讲诚信名声四震,而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因为不讲诚信而最终亡国”的历史典故,帮助新生加深理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第一课”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校友助阵带来“黑科技”
各大学的“开学第一课”一定少不了校友的亲情助阵。今年,为了迎接首批“千禧一代”,不少大学请来了他们所熟识的“红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并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另外,更有大学校友在开学与校庆相交之际,带回了自己研发的“黑科技”。
中国传媒大学的开学典礼堪比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不仅有导演组在现场指挥、多个机位同时拍摄,还有转播团队通过十几家网络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在开场视频中,中传就邀请了多位“传媒界大咖”助阵“开学第一课”。两位编导分享了大学故事:《人民日报》总编室社会版主编李智勇分享了曾经上学“落”的三样东西,《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对学校食堂大师傅深表感谢;三位知名主播送上祝福:康辉强调传媒工作“要时时刻刻关注人”,欧阳夏丹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尝试、多感受”,尼格买提愿大家珍惜大学里的“第一次”和“每一次”。而作为现场嘉宾,著名导演张晓海则与新生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视”,他告诉新生“你们是校园里最新种下的、最年轻的白杨”,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新生作为“传媒人”应把人民的事儿放在第一位。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大学第一课”上,两位“网红”校友为新生献上了诚挚祝福。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福布斯》封面杂志人物季逸超作为助讲嘉宾来到现场,讲述了自己在信息科大的成长之路,勉励新生保持独立思考,并送上祝福:“你们的努力会让母校成为别人口中的名校”。有着“北斗女神”之誉的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徐颖特别录制了短片,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了从事科研之路的“秘诀”——始于兴趣,成于坚持,贵在传承。
“未来堵车别担心,我们的智能飞行汽车可以载您飞过去。”上周末恰逢北京理工大学78周年华诞,正值开学之际,不少杰出校友为母校带回了“黑科技”,向新生展示母校的风采。在校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展中,可以“陆空两用”的智能飞行汽车、“超级无人车”、空中巡检机器人、专抓“黑飞”的反无人机等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新生好奇地驻足观看。除了“创新成果展”外,学校还设置了“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校友论坛”等环节,让学生与校友进行了一次“跨时代”的对话与交流。
00后激情登场张扬个性
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人”,00后新生代表们激情登场,或是慷慨激昂的演讲,或是生动活泼的流行语,充分彰显了00后的个性,传达了他们的崇高志向。
在清华的开学典礼上,文理通识类、新雅书院的“新生骨干”陈开作为新生代表发表讲话,他坦言:“邱勇校长推荐的科普类读物《从一到无穷大》曾一度让我这个一年半不接触理化的文科生头疼。但当我克服抵触情绪,真正走进书中时,原来科学也可以像散文那样优美。”他表示,作为“千禧一代”,进入清华大学,他们的青春将翻开崭新的篇章,“平凡的‘一’是一切伟大事业的起点,寻常的‘一’是追梦途中必须守住的初心,从‘一’开始,不忘初心,我们才能走向‘无穷大’的未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新生代表罗梦兰,能在1小时内记住1400个无规律数字或者16副扑克牌,15岁就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官方认证的“记忆神童”称号。“追逐记忆梦想的道路上,我也曾终日闭关,时而迷茫于记忆宫殿,时而苦恼于高中学业。但最终,我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站上了梦想的舞台,收获了世界记忆大师的荣誉证书。”在开学典礼上,罗梦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逐梦历程,并激励大家:“未来四年,你可以选择每天窝在宿舍追剧打‘农药’,与‘快乐肥宅水’相伴,享受安逸舒适的大学生活,毕业时满心悔恨地送自己一首《凉凉》;你也可以选择日日奔波于图书馆、实验室,通过参加竞赛、实习丰富阅历,四年后成为众人仰慕的‘大佬’。”
既暖心又不乏“仪式感”
“无体育,不清华”一直都是清华大学的特色。在清华园,体育课也是“大学第一课”系列项目的重头戏。清华体育部主任刘波作为第一堂体育课的主讲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清华大学体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学生提出“三个一”的要求,即学会一个运动项目、参加一个体育协会、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体育竞赛。刘波还重点说明了大一新生下午4点以后不排课的锻炼组织方式和游泳合格测试标准及测试安排。在互动环节,体重一度达到过205斤的“师哥”金雨浩,讲述了自己在体育氛围浓厚的清华园,如何通过锻炼完成了减重50斤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清华晨跑队的队长张冬冬分享了自己带领清华学生坚持每天早晨跑五公里的经验,对于如何有效提高长跑成绩,他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只有两个字:坚持!
为了吸引“00后”的目光,各大学在“开学第一课”的现场还安排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现场响起了欢快动听的乐曲,北大合唱团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四海一家》、《夜空中最亮的星》、《创想新时代》等联唱歌曲,台下观众纷纷打开手机闪光灯在空中挥动,用点点星光应和这优美的歌声,同时也开始憧憬即将在这里度过的大学时光……同时,北大“开学第一课”还上演了精彩的魔术——手掌翻覆之间,一张写着“PKU”的纸牌,无论藏到哪里都会在纸牌的最上方再次出现;伴随着观众的惊呼,魔术师手到之处,“北大百廿荣光”在卡片上徐徐展开。
今年,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都以“佩戴校徽”作为“第一课”的结束环节,“今年新增的佩戴校徽这一环节极具仪式感,标志着新生们从此便成为‘清华人’。”一位清华的老师说。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