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现代小学办学探索——
系好学校转型的第一枚“纽扣”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3-12 齐林泉
对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转型,我们要把它的第一枚“纽扣”系好,而这枚纽扣也应是在小学。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些年努力探索小学转型的一种样态和可能,来推动中国整个基础教育的优化或转型。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正在探索新百年清华附小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在出差途中,看到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一家媒体上关于“探索未来小学的样态”的报道,于是给窦桂梅打电话给予勉励。在他眼里,清华附小正力图描绘一幅未来小学的现实版蓝图。
穿越边界:个人成长启示
“穿越边界的学校教育”,就是窦桂梅带领清华附小正在探索的未来学校的内涵。
探索的念头,产生于她作为清华大学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暑期大学干部会时的感受。在这次会议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讲道,今天,只有具备综合素养、跨学科的人,才最有可能成为院士,因为当今研究领域的边界找不到了,所有单项研究几乎全被涉猎。要想创新和突破,就必须凭借综合素养,在学科边界摸索,找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答案。这番话给了窦桂梅极大启发:“今天学校要培养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今天的学校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基础性教育,还要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样,孩子们最终才可能拥有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资本。”
作为一名上了几十年课的校长,窦桂梅特别了解今天的孩子。“今天的电视、电脑、移动终端等,让孩子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知识,一个孩子只要用心,什么东西都可以学到。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论断‘生活即教育’成了今天真实的写照。”她断言,“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传统教育模式面临转型。对于校长来说,这就是一个契机。今天的校长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已经穿越了边界,穿越围墙进入了社区,飘洋过海拥有了世界视野,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穿梭。”
还是那次会上,一些教授的话时常“敲打”着窦桂梅,提醒她办学要紧盯时代的人才需求:“今天的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学科局限性,提供综合培养的平台,让大学教授回归到像当年的手工作坊时代师傅带徒弟那样来陪伴和指导学生,实现完整的人的培养。”“现在很多优质高校学子,基本都是各地高考状元,但缺的恰恰是教师应给予他们的做人道理、生活习惯、人文情怀、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而自己接受和从事教育的历程,也时常在脑海里浮现,引发她的思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窦桂梅在农村长大。“那时候我们谁也不学习,但都贴近自然生活。在大山里,呼吸新鲜空气,天天看天空、看大树。你知道我们东北的土地有多么肥沃,大树参天,鱼成群结队,我们夏天就拿筐捞鱼,冬天把冰窟窿打开捉鱼。我们上山,山上有野鸡,有桃子,有数不清的乐趣,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童年的生活——没有读书,但大自然给了我们一辈子的滋养。”童年留给她的多是美好的记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听过窦桂梅一节教学《游园不值》的课,听完后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在山里长大?”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高兴地说:“你看,你浑身散发着生命的能量。在山里长大的,那山一定很开阔,人有灵性……”这件事让窦桂梅反思到,当一个孩子的成长跟大自然相融相生,玩透了,玩畅快了,玩好了,就会一生身体好,并且很阳光,充满生命的力量。
在快乐的童年之后,真正开启她规范教育的应是中等师范学校教育,这里的综合培养,让窦桂梅得以全面发展。毕业后,她教过音乐、数学、语文等科目。“你知道吗,语文成为了拯救我的一个路径——我不断地阅读和读书,是它让我深化,让我丰厚了。”对最终走上语文教学岗位,她感触良多,心怀庆幸。在语文教学中,她打破碎片化的单篇教学,引领学生读整本书。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一篇带整本,完整学习。由此她创设了后来被广为使用的主题教学法,也催发了她今天办学思想的萌芽。
立人为本:多维坐标原点
2010年11月,窦桂梅正式出任清华附小第十六任校长,找到清华附小发展坐标是她首要解决的问题。
1915年,清华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创立。那时,学校就开设了算术课和英语课。受其时梁启超为清华大学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校训的影响,成志学校将“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立为本校校训。民国时期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提出人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朱自清、冯友兰、叶企孙等著名学者组成的校董会,至今学校依然保存着1936年大师们亲自签名的有关课程设置要求等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记录。抗战时期,学校随清华大学迁往西南,在艰苦的西南联大八年岁月里,学校先后开设了科学课、体育课,并自制飞机模型、体育设施、肥皂等。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后,成志学校把周边的一所贫民学校(成府小学)并入本校,成立清华附设学校,让寒门子弟也能享受清华的教育资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秉持“勤俭办学,全面发展”的理念,探索“五四制改革”。改革开放时期,学校坚守“基础与创新”的办学思想,当下又提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清华附小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并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与公益服务引领。”承前才能启后,清华附小如何在守正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现在在哪,又将去向何方?这是让窦桂梅苦思冥想的问题。循着这样的追问,她到北京十一学校跟踪学习一个多月;带领教师们寻访了北京六所著名的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带着学校的老师们到北京十一学校和清华附中听课、参观,请知名中小学校长和专家来校讲座,由此借鉴优秀中学的办学思路,同时思考小学和中学如何更好地衔接。带着这些问题,她反复研究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还就有关问题到一些知名中小学与校长、教师讨论。
最后,窦桂梅立足“使学校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内核相契合,与历经岁月砥砺的附小精神相融合”三个基本维度,来构建学校发展新的坐标。经过一年深入探讨和反复琢磨,在一些知名专家的指导和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广泛参与下,她主导制定颁发了《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这些年来,这部逐年修订的纲领,已经成了实现全校教职工以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认同的“文化密码”。
纲领勾画了学校发展愿景,初步从自我发展(身心健康·成志于学、自强不息·学会改变)、文化修养(工具运用·实践创造、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参与(公共道德·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三个维度,提出了清华附小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并概括出其通俗易懂的外显成长样态:健康、阳光、乐学。
“共同理想,各自成长”,为学生和教师聪慧与高尚的完整人生和健全人格奠基。这样真诚的愿望和强烈的使命感,推动学校不断明晰与检视自己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令其教育教学改革步入了快车道。
学校中央:生命成长地方
“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是清华附小这几年立足“立人为本”的传承,树立起来的一个核心理念。“在每一个日子里、在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要让儿童感到,学校是为他们开设的,是促进他们生命成长的地方。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此思考着,努力着。”窦桂梅说。
学生的学是改造课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是学校要做的第一步。为此,学校创建了“预学—共学—延学”的基本教学流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前,教师参照《质量目标指南》,设计预学单,学生带着预学收获和问题走进课堂;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收获和质疑问难情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思考、思辨,交流、分享;课后,学生拓展学习,带着更高的渴求,在教师的指点下追求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多来校考察的专家和同行看后都表示,清华附小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课堂上常有预想不到的精彩。
同时,学校在组织主题活动时,也一改多少年来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当配角的传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正中央,成为活动的主角。别的不说,就说每年毕业季来临之时,清华附小都要隆重举办以“尊重感恩”为主题的毕业典礼,每次孩子们都主动参加招募,放弃休息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筹备典礼。每到毕业典礼圆满结束,学生既兴奋又激动,让老师和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又长大了!”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学校为给学生搭建的众多个性化成长的平台,如经常举办的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书画展、数科节、运动会、音乐会等,还有常年举办“水木秀场”活动。“水木秀场”不拘形式,集体、个人不限,展示内容不限,孩子们想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想怎样展示就怎样展示。现在,“水木秀场”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课程之一。孩子们在此秀出了个性,秀出了自信,秀出了成长。
在清华附小上学的孩子,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早晨,都会看到窦桂梅校长站在校门口,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行鞠躬礼迎接学生。窦桂梅说:“这个竖起的大拇指是送给清华附小所有孩子的,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有点‘另类’或‘特别’的孩子。”在窦桂梅的带动下,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平时,老师们也都对那些“特别”的学生给予了许多特别的关爱,让他们也能站在教育教学的正中央。在清华附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学生叫小维,非常喜欢画画,但数学学得非常痛苦。有一次,她在创作绘画作品时突发奇想——自己能不能用绘画来表现数学呢?老师了解到她的想法后非常高兴,引导她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关系来表现绘画作品中人物间的对话和场景。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维坚持每天“画数学”,后来不仅出版了数学漫画图集《小毁成长记》,还考入了清华附中。
“在清华附小,对何为优秀学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们看来,一个孩子只要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窦桂梅说。
完整生命:奠基未来发展
如何让孩子做到最好的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呢?这是窦桂梅校长在办学中不断思考的核心问题,而她更是基于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探索中建构了一套学校课程体系,即在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尝试打破学科教学壁垒,精简、整合国家课程,补充、完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基于国家课程且高于国家标准的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借此,赋予孩子生命一个完整的成长空间。
为了保障课程质量,学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了清华附小“十个一”的课程目标,其中前五个是基础目标,后五个是特色目标(允许师生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学校着重在“优化整合”上做文章。一是围绕学校的主要课程,根据每个学科的自身属性及相同的价值培养功能,把九门国家课程整合为“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板块,每个板块都包含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形成诸如此类的学科间整合。二是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基于不同版本教材研制出各学科每学年一册的《质量目标指南》,逐项细化课程目标,量化到十二个学期的教学中,成为教师在每天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依凭,并辅以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育学化”的供学生课内外使用的《乐学手册》,由此形成学科内整合。三是通过戏剧课程、拓展性的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种植养殖课程等形式,由各学科的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评价,形成超学科整合。超学科的整合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体现在考核评价中。如学校一年级学生就是通过“玩游戏”,参加各科考试的。老师们设计了集各门主科的学习内容于一体的“拼音对对碰”、“字形小魔术”、“乐读天地”等九个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
为了实现完整的人的培养而进行的课程改革,也以其整合思维撬动了学校组织的变革。一方面,学校把原来的八个处室整合为三个研究中心,即“1+X课程”研究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服务研究中心,由此畅通协调渠道,减少行政色彩,强调研究特性,实行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专业引领。但这似乎感觉还不能够完全体现“儿童中心”,因此学校今年又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初步修订为“学生日常养成研究中心”、“学生课堂学习研究中心”、“学生服务保障研究中心”。看似三个处室名称的改变,实际上是领导管理者及教师们理念及工作落脚点的警醒与转化。
另一方面,学校把六个年级整合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就像一所小学校,设段长、常务副段长,段长由以上中心负责人兼任。学校赋予段长教育教学、科研、人员聘用考核与级别薪酬评定、预算内经费使用等权限,全权负责本学段的工作。因为段长参加校务会议,参与学校工作的研究和决策,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的意图、标准、方法,所以,工作落实快捷,一竿子插到底,信息很少失真。此外,学校还通过实行“影子校长”制度,每月都选拔一位中层干部和一位一线最年轻的教师,行使相当于校长或副校长的管理职责,主持校务会议和学校日常工作,以便培养梯队,历练干部,提升学校管理体系的全局意识和管理能力。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窦桂梅说:“在弘扬百年清华附小的中国意义的今天,我们正做着价值观、课程整合与公益服务的引领。对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转型,我们要把它的第一枚‘纽扣’系好,而这枚纽扣也应是在小学。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些年努力探索小学转型的一种样态和可能,来推动中国整个基础教育的优化或转型。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正在探索新百年清华附小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