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培养又红又专人才
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邓卫
邓卫在清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纪念清华党组织建立90周年大会上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8年成立,现有5个党支部,106名党员。下面我代表院党委,结合学院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抓班子、讲奉献,党政密切配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院党委把班子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在以下方面聚焦发力:
一是抓好思想建设,统一认识。没有思想认识的统一,就没有行动的效率,更没有行动的效果。院党委适时结合中央有关文件出台、重大政策发布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等,组织专题学习讨论,进而将中央精神转化为不断改进教学科研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我也会经常向大家传达介绍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进而明确本院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思路。每学期专门组织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一对一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坦诚交流增进理解、促进团结,使党政密切配合具备更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照章办事。立院之初,我们就建立完善了关于决策、招生、培养、聘任、考核、科研、财务、公用房等一系列制度,重大事项都在党政联席会议上研究决定,班子成员带头照章办事,只有明规矩,没有潜规则,从我做起,绝不在制度之外搞暗箱操作或个人决断,始终保持了班子风清气正,赢得了全院师生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抓好作风建设,践行宗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分别召开了青年教师、离退休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逐一分析梳理,形成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和班子整改方案,在全院大会上做出具体承诺,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认真整改,截止目前,近期事项已全部完成。
二、抓重点、谋大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重点任务和发展大局就在于: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巩固全国领先地位。院党委始终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学院第一任务常抓不懈,通过每年召开教学研讨会、由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所有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上没有任何豁免、教学业绩在人事聘用及考核上有专门规定、稳步提高授课教师的津贴待遇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被削弱。同时大力推动教学改革,从注重如何“教”到引导学生如何“学”,创出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的因材施教新模式,结合慕课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新模式,实现四门本科生思政课全部上线,其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登陆国际慕课平台edX并向全球开课,选课面达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5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获评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等。
二是一流学科建设,探索中国特色和清华经验。院党委鼓励教师参与国家重大理论工程,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数在全校文科院系名列前茅;8位教授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首席专家,8位教授为主要成员,多位教授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和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一批学术奖项;创办两本学术刊物,发布两份年度报告,建设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清华经验。
三是改进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院党委把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大力推动研究生的招生选拔、课程设置、论文督查、就业引导等各环节改革优化,切实提高培养质量;通过设立“林枫计划”吸纳其他专业本科生进行“滴灌式”辅导和个性化培养,实现研究生来源的多样化、优质化,积极探索设立辅修专业、第二学位,造就更多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三、抓队伍、夯基础,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院党委高度重视支委会的选拔配备,从业务强、作风好的骨干教师和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中挑选支部书记。推进师生党支部联合过组织生活,努力提高政治性、实效性。支持各支部发挥学科优势和学术专长,把理论宣传作为支部特色活动面向校内外开展宣讲,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推广,成为学校理论宣讲团和博士生报告团的主力军,效果良好,深受欢迎。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先进性、纯洁性。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师思想工作,经常性进行个别谈话,关心帮助教师和党员发展成长;坚持组织假期社会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与国情相结合;牢牢把好党员发展关,确保发展质量;党员教师自觉创先争优,成为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自觉廉洁清明,成为遵章守纪的标杆榜样。
去年我们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更激励了我们同心同德、戒骄戒躁,矢志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成果,为建党100周年敬献厚礼!
(清华新闻网7月4日电)
编辑:悸寔 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