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打造清华智库群,提高服务国家决策能力

胡鞍钢


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中,明确提出“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能力”。为此,我想就这一主题谈谈看法。

一、打造清华智库群的时代背景

中国进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期,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智库建设期,这是打造清华智库群的时代背景和大学使命。清华推出的文科建设“双高”计划,也体现了对打造智库群的重视,如指导思想中的“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贡献清华思想”,这正是智库的功能和使命;又如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了“做优智库”,这提醒我们清华不仅已经拥有了众多智库(从事政策研究的机构有56个,占全校75个机构的75%,有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学中智库最多的大学之一),还需要智力于做优智库、做精智库。

打造清华智库群的时代背景有几个重要标志: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文件,提出了五大功能: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2015年底正式启动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工作,定位为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中央对高校智库的定位是: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深化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建设一批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基地、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

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

因此,打造清华智库群,不仅是未来时期清华大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且是肩负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之一。

二、打造新型智库的高定位

打造国家新型高端智库,需要“高定位”: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提供清华建议、清华方案、清华思想,进而打造清华品牌。国情研究院建立之初(2000年以来)就明确提出如下定位:

第一,我们的“客户”是国家高端客户,即党中央、国务院,作为“外脑”,为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我们奉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的核心使命,始终奉行“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也要想国家之未想”的核心定位。这就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例如,我们曾经多次研究“2020中国”(《2020中国》(2007)、《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中国“十三五”大战略》(2015))、“2030中国”(《2030中国》的研究(2011)、《中国绿色现代化》(2012)),现在又开始着手研究“2050中国”。

第三,我们为高端客户提供高端产品,最重要的研究品牌和信息平台就是《国情报告》,现已经超过1300期,文字量超过1000万字。每一期国情报告都是针对高端客户,持续地为他们提供关于国情和国策的知识产品。

第四,我们的高端知识产品是“原创”产品,不是编辑他人的产品,不是发表他人的报告(在初期时,有一部分他人的报告)。

第五,我们做得如何要由高端客户评价,而不是自我评价。一是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各种形式的感谢或谢意,特别是对知识及专家的尊重;二是我们所提出的重要思想、战略构想、政策建议能够反映在决策之中。

第六,与高端智库加强沟通联系。一是围绕政策研究交流,加强与中央政研室、中办调研室、中央财办、中央外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高端智库的联系;二是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智库联系和学术交流;三是加强与高校知名智库联系和学术交流;四是加强与中央重点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关于打造清华智库群的建议

如果说理工科代表了清华的科技“硬实力”,那么文科则代表了清华的“软实力”和相当一部分社会影响力。其中,打造智库群有助于将清华的“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强化、提升和扩大。同时智库群还会进一步服务于清华的一流大学建设,为建设一流文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且最有可能为世界提供中国思想、中国智慧。

现在清华拥有众多智库,要想打造高端智库群,形成清华学派,清华思想、清华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实行“双高”行动计划恰逢其时,目标十分明确:使智库“高原”更高,使智库“高峰”更多。对此,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战略布局,推进智库中心建设,统筹校内各类智库,打造清华大学高端智库群。其宗旨就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清华思想”。

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学校对智库建设的领导。建议学校文科领导小组兼任智库领导小组,对智库建设进行系统设计、组织实施、检查指导。

第二,建立学校的智库群组织框架。以智库中心为架构和平台,借鉴其他大学高端智库的成功经验,分析本校智库建设的潜力和不足之处,提出打造智库群的设想和实施方案。

第三,解决“指挥棒”的问题,制定清华大学智库标准,鼓励更多的文科也包括理工科专家学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报告,如推出《清华智库报告》,既可以上报有关部门,也可以内部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第四,解决“信息交流不足”问题,鼓励清华的专家学者更多地参加国家各部门的决策咨询会议,提供“中看又中用”的决策咨询建议。建议试办《清华智库通讯》,介绍校内各智库动态、智库观点、智库成果,既可以上报有关部门,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内部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借鉴。每年召开一次智库总结和交流会议,使之制度化。

总之,我认为需要汇集全校之力,办好清华智库群,加快形成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院系专家学者广泛参与、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协同创新、人才与各方面资源保障得力的高端智库建设新局面,全面提升清华的咨政建言能力,进而提升清华在国内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新清华 2017-05-27

(清华新闻网5月31日电)

编辑:徐静

2017年05月31日 08:57:0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