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来源:经济日报 2017-07-21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覃川


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首位,尤其令人瞩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意蕴深远,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又体现了磅礴浩大的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在全社会获得强烈共鸣。

适应创新实践的理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实践的水平极其低下,只有简单、自发的常规性实践。进入到农业社会后,生产力得到提高,但经济形态仍是以消耗天然资源和人力劳动为主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创新性实践是偶然的、局部的。工业社会以大机器的使用、能源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专业化分工下的技术工人的劳动投入为主要生产模式,维系工业化大生产所需的常规性实践与持续涌现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性实践交相辉映、相互促进,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进入新世纪后,在快速的信息化、全球化浪潮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迸发出巨大创造力,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改变着经济生产形态和市场格局,也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价值观念等。创新正从科技和经济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改造世界能力的日益增强、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性成分越来越多。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发展理念,是对创新实践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变化的科学判断和自觉认知,是对人类社会面向未来发展的一般进程的规律性把握,着眼于为推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强力的“发动机”。

解决当前矛盾的必然选择

新的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升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其中一个蕴含着哲学智慧和理论自信的最大亮点。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以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可能再走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老路,只能转向发挥创新驱动优势的新路。只有大力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才能在一定的外部约束条件下提高内在的经济生产效率和资源组合效益,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纷纷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将创新能力视作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反观我国,创新能力仍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发展竞争,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带动全面创新,实现动力转换、升级发展引擎。

同时也应看到,经过长期建设,我国已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人才、科技设施、科技产出颇具规模,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活动日渐活跃、研发成果效益显现,为推进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条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们必须树立更强烈的创新自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彻底破解创新不足这一“阿喀琉斯之踵”,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生产力潜能。

坚持系统性长期性整体性

马克思研究了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熊彼特较全面地提出创新理论,指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新科技革命和发展的浪潮催生了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继而发展出着眼于宏观体系、强调各部分协同联动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及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诸多新思想、新方法。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创新内容和创新主体在逐渐扩展、创新效果覆盖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

在不断深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对创新的理解愈发系统科学,深刻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明确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必然给发展全局带来根本变化、整体变化、长远变化。

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与人们对社会发展越来越高层次的需求相结合,就爆发出势不可挡的革命性力量。科技创新进入经济领域后,加快了生产力的更新升级;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广阔空间和良性环境;理论创新成为社会发展和革新的先导,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作出改变,从而反作用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指引发展方向、提供思想武器;随着各领域的创新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趋向于尊崇创新、自觉创新,导致文化也开始广泛地创新;文化创新能最终作用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涵育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培养整体的创新氛围和创新风尚,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土育苗、厚植优势。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就要坚持科学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样的发展,一定是以创新为核心、为动力、为先导的发展。相应的,我们所要求的创新发展,也一定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创新发展,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是能促进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是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并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的创新发展。

价值取向始终是人民至上

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发展也不例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着力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发展的首要目的。通过推进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创新发展,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等的发展水平,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通过更丰富和更高层次的创新实践,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能更加自觉、更加自由地进行创造和发展,在更高境界上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这意味着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创新,而必须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换言之,人民群众必须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也必须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是一个创新决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发展效益的时代。创新不足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对内影响国计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对外削弱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创新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重大机遇,审时度势、只争朝夕、乘势而上,以中国特色创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徐静

2017年07月21日 15:26:3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