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沈华禹、朱小虎、格塔丘·恩吉达:开拓中非教育合作广阔空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 12-26 沈华禹 朱小虎 格塔丘·恩吉达

“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与非洲国家应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对于非洲而言,中国的支持和投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助力非洲提升自身发展能力,逐步摆脱贫困和落后。对于中国来说,非洲是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在世界层面,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为推动全球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促进了全球的平衡发展,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中非教育交流合作是关键,中非双方应共同开拓广阔的教育发展空间。

非洲人口增长带来教育机遇和挑战

据联合国预测,未来 30年内全球超过一半新增人口将集中在8个国家,其中5个位于非洲,2050年非洲人口总量将接近25亿。庞大的人口规模为非洲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庞大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潜力。在教育发展上,随着人口增长,教育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这将促使非洲各国更加重视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国际教育资源关注非洲,像中国等国家与非洲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带来更多的教育援助、师资支持和经验分享。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首先,非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亟须确保新增人口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其次,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瓶颈,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教师。同时,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面对庞大的人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能够顺利就业,避免因失业引发社会问题。

优化教育合作方式助力非洲现代化建设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一直是中非教育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在普及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让中国经验扎根非洲本土。

中非要保持密切沟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了解非洲青年需求变化动态,积极引入新兴教育技术和理念,如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在线教育新模式等,丰富教育合作形式。鼓励中非双方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创新项目,共同探索适合非洲发展的教育模式。例如,在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开展跨学科教育合作,为非洲青年提供多元化、前瞻性的教育服务。

中非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合作方式,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非洲现代化建设。首先,中非双方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合作项目。例如,根据非洲农业现代化、工业升级、数字经济等发展趋势,定制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在培养适应非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方面,中非双方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措施。中国可以派遣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前往非洲,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能分享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同时,为非洲教师提供更多到中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其教学水平。再次,可以建立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围绕非洲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开展科研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中非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作场景的机会,使其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服务于非洲现代化建设。

推动教育数字化合作赋能非洲教育发展

中国在教育数字化领域成绩斐然,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连接大量学校,辐射众多师生和社会学习者,访问用户覆盖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数字化时代,科技是解锁非洲教育发展的关键钥匙。在线教育平台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非洲的每一个角落,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课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设立“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为非洲国家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提供支持。推动教育数字化合作成为中非教育合作的另一重要领域。

首先,要促进非洲青年积极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主动学习各类数字技能,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通过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在线学习等方式,弥补非洲在数字教育方面的不足。其次,要鼓励非洲青年积极参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使政府和企业加大对互联网普及、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降低上网成本,让更多民众能够接入互联网。同时,利用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推动中国企业、机构与非洲建立联系,吸引数字技术领域的投资,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非洲本土数字产业发展。

深化人文交流丰富中非教育合作内涵

中非双方均承载着独特且深厚的文化传统,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开展多元人文交流活动以充实中非教育合作内涵,成为当前中非教育合作的关键举措。

中非双方可在各类文化活动中融入教育元素,构建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互动平台。例如,在中非文化艺术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中专门设置针对学生群体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讨环节。在文化艺术节期间,可组织举办艺术教育工作坊,邀请中非双方艺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积极交流艺术教育方法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将本土文化和艺术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协同发展。艺术展览则可同步开展艺术史和文化教育讲座,面向观众尤其是学生群体,详细阐释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此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激发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性探索。文化讲座亦可邀请中非双方教育专家,分享各自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流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双方在教育理念上相互理解和借鉴。

(沈华禹、朱小虎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格塔丘·恩吉达系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席主席)

编辑:李华山

2024年12月26日 21:04: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