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个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相关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例如本年度北京市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以及学者对考研“高考化”趋势的担忧等。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20多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给学习者本身带来的正向收益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并产生可观的个人收益。因此,研究生教育规模的继续扩大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必然,其入学考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能促进经济增长外,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还能促进科技创新。
笔者所在团队对研究生教育规模促进科技创新进行了多维度分析。首先,我们发现相较于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越是创新程度高的国家与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影响作用越大。
其次,我们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规模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且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推动国家与地区的科技创新,包括知识生产、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建设等中介路径。对于不同创新水平的国家与地区而言,起主导作用的中介路径虽有所不同,但科技创新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研究生教育通过上述中介路径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就越理想。
再次,我们分析了中国的地区差异,发现在东部地区或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在中西部地区或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小甚至消失。
这说明,研究生教育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或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越过一定门槛后,才能实现双方的正向循环反馈。这也是笔者对考研“高考化”现象依然保持审慎的乐观,并呼吁中西部地区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原因。
最后,我们分析了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差异,发现中美之间有两个明显差异。
其一,在中国,研究生的在读生规模对国家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在美国,起更大促进作用的则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劳动力在就业人群中的规模。这或许说明,我国由于整个群体中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占比相对较低,导致现阶段在读研究生更容易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其二,在本州的美国研究生规模不仅对本州的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还会对邻州的科技创新发展有辐射效应,但我国某省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对邻省份科技创新的辐射效应却不明显。这说明当下我国扩大本省份的研究生在读生规模是提升自身科技创新的关键性因素,也说明很多省份希望提升自身省份研究生规模的合理性,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省份而言,难以吸收其他省份的研究生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这主要体现在在读生规模上,而非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情况;主要体现在本省份的研究生培养而非邻省份的研究生培养。这一状况导致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和区域科技创新都面临巨大挑战,因为一旦两者的正向反馈建立不起来,负向反馈就容易发生。
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中西部省份发展研究生教育,毕竟中西部省份很难吸引其他省份的研究生,特别是东部省份的研究生跨省就业。
为了破局,“科技小院”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科技小院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在读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其他省份,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农业生产一线,让研究生在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这样既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又能解决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业问题,将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还能帮助当地农户提升科学素质与技术水平,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三位一体”。
据悉,我国首个科技小院是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的。鉴于已有科技小院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打造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上取得的成绩,2022年8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通知,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并实现大陆所有省份全覆盖。
因此,期望与科技小院类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在未来层出不穷、推陈出新,通过研究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三位一体,帮助我国中西部跨越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门槛,早日迈上研究生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正向反馈台阶。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