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陈劲:营造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创新生态

来源:学习时报 3-29 陈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营造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良好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核心驱动作用,但存在风险高、成本高、成功率低等特性。如基础研究工作具有长期性、积累性、不确定性,这与对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短期性、时效性、精准性要求往往存在明显的冲突。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过程中,我国面临“久攻不下”的基础材料、基础软件、核心工艺、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性问题,需要科研攻关团队数年内持续进行数万计乃至数以百万计的研发试验。为此,我们要加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营造,大力宣传科学理性精神和创新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同时,要倡导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百家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广泛探索和合理失败,营造良好的理解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

科技管理和创新治理也要依照管理规律和治理规律进行调整。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抓好系统布局、系统组织,做好“有组织的科研”,又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成熟度开展更为动态、更为精准的科技评价体系。尤其对原创性强、周期性长、公益性高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更抓本质、更重团队、更长周期等考评体系探索,为这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鼓励探索创新。要从顶层设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素配置、评价体系等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形成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

当前,基础研究更需注重使命驱动和形成转型效应;技术创新更为关注颠覆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未来技术;工程科技更多面向“大挑战”和“场景驱动”;产品创新呈现更为周期短、冲击强烈的“大爆炸”特征——全球进一步进入创新加速、创新非线性指数增长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快营造追求卓越、敢于领先的科研氛围,提升科技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更多使命驱动的科研和更具原创性的创新,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通过原始创新实现科技超越和创新引领。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从持续改进科技评价着手。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引导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当今世界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战略时机,以前沿科学、转型性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引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既要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要依靠科技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安全、“双碳”战略、乡村振兴、数字中国等强国战略目标体系的支撑能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的民生改善导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此,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也要在成果是否形成理论原创、核心技术破解、产业技术标准形成、产品国际化推广等方面加大评价与监督,力求科技创新成果原创性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强。要大力培养“真创新”能力,形成尊重“真创新”、开展“真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使科技创新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使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工、创客等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安心、幸福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为人才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继续探索“揭榜挂帅”的开放式创新机制,以高水平科研性能指标“揭榜”,以“英雄不问出身”“挂帅”,不断鼓励各类创新人才破除体制障碍,脱颖而出,为实现我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卓越贡献。不断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和成长环境,加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倾斜力度,让“科技创新的挑战性”成为青年人才成长的新动力,不断促进青年才俊奔涌而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 陈劲 系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李华山

2023年03月30日 09:58:3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