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学生到青年教师,再到清华大学的思政课老师,刘书林从未放弃过对雷锋精神的追寻。雷锋精神长久地影响着他的成长,也贯穿了他的教学生涯。
刘书林与雷锋精神“结缘”要追溯到60年代,全国第一次掀起学雷锋热潮的时候。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书林拿到毛泽东著作选读本,学习之后便对雷锋精神产生了兴趣,开始在学校担任宣传员宣传雷锋精神。几年后,刘书林被分配到沈阳的中学教书、担任班主任。在这段时间里,刘书林一边在工作岗位上“做好一颗螺丝钉”,一边坚持将雷锋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每年,他都会借一辆大汽车,组织班里的同学到辽宁抚顺的雷锋墓扫墓,随后参观雷锋纪念馆,不断告诉青年学生要时刻牢记“学习雷锋”。
进入高校工作后,随着国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刘书林开始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30余年来,刘书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表著作18部,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奖”等,还获得北京市高校德育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杰出人才”奖,三次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
一次,刘书林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到片中践行雷锋精神的乔安山做好事反而受到诬陷的情节时,许多观众都静静地落泪了。从那时起,刘书林就决定把这部影片当做永久教学片,在他教授的思政课堂上放映,并布置学生在课后撰写观后感。这部电影在反复给刘书林带来触动的同时,也将他和学生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家坐在一起观看故事片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感应会非常强烈”。三百人的大课堂,常常看完电影后鸦雀无声。“这时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刘书林说,“大家在雷锋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社会的是非标准,找到了自己认识问题的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学生们也给刘书林带来了许多感动,交上的答卷就是最好的证明。刘书林拿着他这些年小心保存的厚厚一摞作业纸,这些作业选题角度各异,感悟也不尽相同,但其中,学生们对雷锋精神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常常使刘书林热泪盈眶。刘书林一直希望,能将这些学生观点编订成书出版。他认为,从这里“你能看到新时代学生的灵魂”。
刘书林认为,当前,雷锋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但其时代内涵已经更加丰富。而弘扬雷锋精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群体是重中之重。正因如此,刘书林在2012年退休后一直没有中断教书,每年都会坚持为本科低年级学生讲授思政课。谈及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刘书林也有他的期待:“希望学雷锋活动能办得丰富多彩,变得日常化、常态化、多样化”
60年过去,雷锋精神仍然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保持着它旺盛的生命活力,离不开刘书林这样的研究者、教育者。“希望青年朋友敢于创新,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是刘书林对青年一代的殷切盼望。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