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冬至日,静下心

刘晓峰:听春天噼啪的脚步声

来源:中国气象报 12-22 刘晓峰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民间“数九”计算寒天也由此开始——

北方的冬至,满目白雪皑皑,正是酷寒的季节。

冬至节气,是一年之中重要的时间转换点之所在。到了冬至,太阳走到南回归线的“极点”,古人认为至此阴气盛极,这是北方最寒冷的一段日子,但阴气盛极则必衰,此后将日弱一日。因此,冬至又是阳气的起始。冬至以后,太阳照射的时间一天天变长。古人认为这是一阳初始,从此阳气日盛一日。

古代冬至的很多节俗,都产生在对这一阴阳转换的认识上。《夏小正》云:“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故麋角陨,记时焉尔。”《孝经纎》曰:“夏至阴气始动。冬至阳气始萌。”冬至之日,日照时间最短,但从此以后,日照时间一点比一天长,古人称为“日长至”。古代皇帝选择一阳初起的日子祭天。清代冬至日举行祭天仪式时,皇帝需要提前一天来到天坛旁边的斋宫。午夜时分,天坛所有用帷幕帘帐的地方都以蓝色装裹,参与仪式的人皆着青衣,王公大臣则“衣貂蟒”。天灯三竿高高地点起来。为求肃穆气氛,天坛周边不许擂鼓鸣钟,也不许放鞭炮。礼成后百官互贺冬节,最后皇帝宴请群臣。

冬至以后,太阳照射的时间一天天变长。在古人头脑里,冬至时点一个旧的太阳已经死去,一个新的太阳新生。太阳新生可喜可贺。为了迎接新太阳,很早在冬至日就形成了“履新”的习俗。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称:“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律当黄钟,其管最长,为万物之始,故至节有履长之贺。”“至节”即冬至节,“万物之始”正是古人对冬至节带来转换的认识。早在三国时代,曹植《冬至献袜履表》就提及“献履贡袜”,为的是“迎福践长”。人们换上新袜子、新鞋,以踩踏新一天日影变长的世界。而且这一习俗并不是草创,而是国家的“旧仪”,可见曹魏之前的汉代应该就有这一习俗。在曹植那里冬至是“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汇昭苏”,被称为迎祥之“亚岁”,所以为履长纳庆而“献纹履七量,袜若干副”。这个习俗后来在民间逐渐演化为过冬至媳妇给公婆送鞋袜为礼的习俗,从唐宋一直流传到今天。

和冬至太阳的转化一样,每年的夏至也是阴阳转换的重要时点。但是在冬至和夏至中,人们更重视冬至,把冬至新旧太阳的转换,看成是一个自然年的转换。所以古代冬至有贺冬之俗,夏至则不贺,其中的道理蔡邕在《独断》中说得很明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君道是仁德之道,其德正是冬至后一阳之气生生不已的成长。正因如此,相当一段时期古人把冬至当成年过,称“亚岁”。唐代过冬至,大家要互相拜年。曹植提到的“亚岁”观念直到今天还有,苏州一带至今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是时间变化的重要节点,这在民俗中也有非常鲜明的表现。最典型的习俗是数九遣冬之俗。数九之俗的时间起点就是冬至。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为一九,此后依次为二九、三九,一直算到九九八十一天,称为“九九消寒”。这个风俗起源很久。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已经有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北方流行的《数九歌》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很古老的年代开始,就出现了《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是通过涂写图案度过寒冬的一种游戏。不仅在宫廷,在民间也非常流行。《消寒图》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画梅的,冬至开始涂染一枝八十一瓣的素梅,每天涂染一瓣,全部染满,春天就到来了。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还有文字版本的,写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九九消寒图》,九个字每笔九画,笔画写完,冬去春来。常用的文字还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幸保幽姿珍重春风面”“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这些字共同点都是每字九划,合为八十一划。此外还有图案、铜钱等多种消寒图。冬至很多地方流行喝冬至酒,吃馄饨或汤圆。

大雪纷飞,冬将军的严威正盛。但在一阳初始的冬至,从古到今的人们,早已经学会静下心听春天噼啪的脚步声。你看透过结满霜花的窗子,望着银装素裹的山河大地,饮一杯纯粮酿造的小白,他们正从容不迫地拿起笔在《九九消寒图》上画上一笔,此刻天道人心,往来胸怀。在最寒冷的时刻,看到万象生机复苏的期望,这就是中国人冬至的智慧。

作者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辑:李华山

2022年12月23日 07:08:4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