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深耕纪实】杨玥菱: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尽其难

【个人简介】

杨玥菱,“深耕计划”二期学员,电机系2015级本科生,毕业后就职于清华大学科研院。

杨玥菱

学校这样庞大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众多人的努力。每当参与到大工程大项目,虽是背后默默付出的一员,却仍免不了心潮澎湃。在校内工作的两年,我乘着时代的列车,赶着科研的脚步,践行“哪里需要哪里顶上”的原则,辗转多个办公室,参与数个大项目,从国庆专项办到校庆工作组,从先进院到科研院院办,完成了从后台到前台,又从台前到幕后的工作大循环。

70年征程波澜壮阔,70天历练埋首追光

2019年7月-10月,我有幸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的组织工作,在综合协调办负责财务报销、上场群众资格审查、证件制作等工作。这些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金额大数量多的单据报销、整个专项工作各组的预算制定、预算调整、汇报总结……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见过凌晨一二点的北京,也见过天安门一丝一缕刺破黑夜的阳光,时间有的时候跑得飞快,快到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整个屋子只剩下一盏微弱的灯光;有的时候又过得很慢,慢到通往排练场地的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记不清我曾联系过多少位参加游行的队员,核对过多少次预算数据和报名信息,往返过多少次顺义到学校的路。查漏补缺、确认信息、领取证件,正是前期一步步扎实的工作,才会在最终上场时,无人因为证件问题抱憾离场,那是我工作中的第一个高光。

参加国庆专项工作

国家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宏大的也是微观的。实际上,新中国70多年来许许多多的历史高光,也是每个人的生活追光,是由每个人生活中那些平凡或不平凡时刻组成的一幅幅画面。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总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要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殊不知伟大孕育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我们兢兢业业的工作,踏实努力的生活,就是在为万里长城的建设添砖加瓦。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由长

2020年秋天,我参加了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第一次特别会议的筹备工作。长城工程科技会议是由科技部、工程院、清华大学三方共同发起主办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重要指示精神,三方联合举办首次特别会议,讨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良策。

多方协调编制手册,保障会议顺利进行。三部门齐力听起来规范全面,但实际执行才发现需要解决复杂的沟通协调等问题。我所负责的会议手册编写工作正完美涵盖了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大到会议的主题和日程制定,小到用餐时间和地点明晰,从衣食住行到序言议题,从嘉宾名单到排位座次……每一项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都需要严谨细致、准确全面,保障会议模式能长久持续下去。作为首次特别会议,我们要做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工作,是为攻克工程科技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提供交流平台的工作,必须为这个智慧云集、思想碰撞的场所夯实基础、砌好砖墙、做好保障。

长城工程科技会议首次特别会议

搭建学术沟通平台,助力共克疫情时艰。会议当天我作为工作人员站在会场一侧,旁听各位专家学者对抗疫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一方面为自己在保障会议顺利中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深刻感受到在抗疫的紧迫阶段,专家学者们始终奋战在一线,凝心聚力,为抗议决胜提供了“硬核”支撑。当然,科研生态的蓬勃发展少不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提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的平台。正是在营造交流互通的良好科学氛围中上下一心,沟通顺畅,才让我们迎来了疫情防控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

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

2020年8月起,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各类筹备工作陆续展开。科研院作为学校负责科研管理的行政机构之一,负责总结学校科研成果,展望未来科研方向,将代表学校近10年最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以“创新展”的形式推荐给世界。

因难见巧,笃志深耕。本次展览不仅是学校学术研究与创新成就的展示,也是清华在新时代交出的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卷,得到了来自校领导和各个课题组的高度关注。在庞大的策划团队中,我既是展览秘书,亦是专题秘书,校领导对展示效果的严格要求、课题组对科学性的权威意见、设计师的超前创意、供应商的施工标准,都是策划需要考虑的方面。在多个约束条件中寻找可行域,在可行域的范围内优化展览方案,多方的思想碰撞是推进过程中的常态,各方的意见协调是我们工作中的关键。通过对展览方案多次的讨论和打磨,我也从一开始懵懂无知的传声筒,逐渐成长为能够熟练对接,流利讲解项目内容的“情报中枢”。

清华大学校史馆创新展展区为校领导介绍学校科研成果

迎难而上,收获果实。事实证明,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新机,变局中往往能够开启新局。我们筹备的成果展迎来了习总书记的考察访问,各大媒体上均出现了我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身影;我们建设的创新展成了校庆期间最亮眼的展览之一,往来交流学习的单位团队络绎不绝。习总书记曾说过:“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奋斗、不断去克服困难,使我们走上新阶段新目标的新道路。”唯有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新机遇,才能取得突破,才能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书写新的不凡。

两年深耕细作 传承清华精神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没有不经风吹雨打就能展现的彩虹,没有不经刀锻火烤就能锤炼的剑锋。初入职时总觉得遇到的困难远超出自己的能力,但就算眼前的困难再大,也不能错过这次经历。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回“烫手山芋”,多在紧急项目中迎头顶上,不断砥砺斗争精神,终将发挥超乎想象的潜力。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专家,有时候缺少的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份坚持下去的责任心,一份舍我其谁的担当,一份在坚持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攻坚克难核心的毅力。我经常勉励自己:“就用尽全力抓紧,无论如何都不要放手”。关系重大且陌生的工作当前,有压力、有担心都是正常的,但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后,就会发现它们与日常工作并无二异,只不过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在每一份专项工作中,留下那一张张时代赋予的工作剪影,在每一次科研服务时,望着那一条条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每每提起总让人心头一热。

工作留影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尽其难。”经过两年的工作历练,我逐渐领悟到工作中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仅要读书明志,更要实践真知。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在小我上学懂弄通书中的道理,专注笃行工作的难题,做好岗位上的螺丝钉;在大我上为单位建设、为学校建设、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我坚信中华民族跑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背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安居乐业,也是我们每一个基层工作者深耕基层的故事。

(清华新闻网8月4日电)

供稿:研工部

编辑:李若梦

审核:田姬熔

2021年08月04日 14:27:4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