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校友行思】对话邢广利:于瞬间记录世界

学生通讯员 宁皓阳 宋扬 赵佳

校友简介:

邢广利,男,天津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毕业后工作于新华社摄影部,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等称号。

2021年两会期间,邢广利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的工作照

“我叫邢广利,我们班的人都笑称自己是黄埔一期,因为我们是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如果那时我没有转系,我想我应该是一名工程师……”这是邢广利在此前校庆拍摄祝福视频时的自我介绍。毕业后,成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的邢广利,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17年。他从图片新闻编辑成长为“新华社十佳记者”,他拍下的每一张新闻照片都凝聚了血汗,每一张往返车票都记录着奔波岁月。而青年时在清华园中学习生活的时光,始终是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前行的动力。

出于热爱,坚守执着

谈起摄影,邢广利说:“我对新闻摄影的热爱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在工作中的重复形成的习惯,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高中时的他,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之后,邢广利加入了学生摄影协会,和师兄学习拍摄。后来在大学物理老师的帮忙下,邢广利购买了人生第一台胶卷相机,并由此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

1999年,邢广利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但随着课程的推进和对专业了解的深入,邢广利发现化工领域并非是他心之所爱,寻求改变的想法也变得逐渐强烈起来。正巧,当时清华大学成立了传播系,面向全校大三招收转系生,邢广利参加并通过了层层筛选,成为了传播系的第一届本科生。

“回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现在只觉得幸运。” 邢广利回忆,同学们常戏称自己为“黄埔一期”。进入到传播系的邢广利,“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新闻理论知识,进行着新闻实践,不断打磨着自己的摄影技术。

当时的他整天随身携带相机,时时刻刻都在记录着校园中的人和事,并和当时的大学同学一起创办了清新时报,扮演校园观察家的角色。2003年毕业之后,邢广利报考了新华社,凭借着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经验,他顺利成为了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进入新华社工作后,摄影成为了职业需要。在一次次突发事件的捕捉中,在一次次的快门闪动中,摄影进一步成为了邢广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工作中不断地重复操作也使他对摄影的钻研越来越深。这种热爱,一直伴随了他工作的17年。

邢广利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会场

迷途之思,步履不停

2003年进入新华社之初,邢广利的工作内容日常工作便是审稿、为图片做标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提升,他开始在新闻摄影领域崭露头角。在这个时期,他记录了各种突发事件,报道内容涉及国内外。在玉树地震、海地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他便拿起摄像机赶到一线,带着稳重冷静的心态,穿梭于破败废墟之间,向公众传达地震第一现场的损毁状况和生死之间的救援,成为除救援人员以外的特殊的“逆行者”。丰富的经历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并成功当选为“新华社十佳记者”。“2003年到2010年是我工作事业状态的一个巅峰。”

但是,随着荣誉而来的,也有思想上的迷茫。在那些年两会的报道上,邢广利觉得自己无形当中被“框”住了,太过在意自己拍摄的照片能否符合要求、能否被刊载,“见证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我一度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继续往上走。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拍照片?我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连串发问便是人生对他道路信条的再考验。邢广利决定继续在工作中思考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这一想,就是七年。

2017年,又在新闻摄影记者岗位上磨砺过七年的邢广利慢慢感觉自己捕捉到了问题的答案:发表,只是摄影的可能性之一,而不是唯一标准。为了发稿这样一个想法让他错过了太多。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财富、名声或是地位,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体现在能够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能够帮助别人什么。这个问题就像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上的问题,看似简单,却需要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将其作为价值观去践行。“这些口号听起来很好听,说起来很容易,但是要做到也有很多困难。不过,我愿意去做,也愿意为之而努力。”邢广利将2010到2017年这段时间看作是生命的又一转折点,他度过了极为痛苦的迷茫思考期,同时对摄影也有了新的认识。

访谈中,邢广利提到了他最近拍摄的一组照片,图像中是一对建设雄安新区的90后小夫妻,他们在工地上担任着塔吊司机的工作。“我现在的拍摄精力主要是想放到人物和故事上,记录很普通的两个人,在塔吊上见证这雄安一天天从麦田变成热土。房子拔节而长,当很多年以后,再看到这组照片我们能够记得,当时还有这样一群人,为此奋斗过。”

经历过光环之下的迷思,才能更加看清世界,更加看清自己的心。如今,邢广利在摄影路上依旧步履不停,朝着生命的目标前行。

邢广利在2021年两会政协首场发布会现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为一名清华人,清华在邢广利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他生命中一抹明亮的底色。

对自己近乎“偏执”的高要求,是邢广利在谈起“清华精神”时的第一反应:“严格要求自己,我认为这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这是同学们这样一群经过选拔后非常优秀的一群人聚到一起,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氛围。”正是这样的高要求、高标准,让他认识到清华学子的优秀和肩上担当的使命,同时也激励着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砥砺前行。

提到清华,便不得不提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邢广利对此也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校训之重,不在前而在后。“自强不息”,便是主张我们要做事、做实事,撸起袖子加油干;而“厚德载物”则是人之标准、人之准则。德是指我们的德行,不仅是人品,更是生命的本质。“厚德”便是指高尚的道德、人格,当我们拥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之后,才能“载物”,才能润化万物,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让世界变得更好。

“它是一种承担和使命,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靠崇高的理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在清华精神的引领下,在从业多年的思考中,邢广利一直践行着校训,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以镜头为载体,记录着世间一切,诉说着来往人群的故事。邢广利说:“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好的照片永远是下一张。”从业17年,邢广利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和变化,用镜头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轨迹。在未来,他将依然热爱并执着于新闻摄影,一直在路上,不期止步。

【访谈手记】

在听学长讲起自己经历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奇妙的缘分,作为新闻学院本科生的我们,采访到了新闻学院第一届本科生的学长,这似乎预示了一个学院的发展与新生,而在这种发展中,我们感受到了清新人的一代代成长。细细聆听学长在清华园和新华社的故事,我也感受到了学长对于新闻和摄影的热爱,也了解了新闻摄影记者工作中的细节。做好本职工作于清华人是必然,但思考和追寻人生的意义也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使命。万物速朽,唯清新依旧,唯清华精神永流传。

——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 宁皓阳

(清华新闻网4月2日电)

供稿:新闻学院 校团委

编辑:周枢阁 陈晓艳

审核:李晨晖

2021年04月02日 09:12:2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