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天洪,“深耕计划”一期学员,清华大学外文系2014级本科生,现任职于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
王天洪在工作中
从国际教育到全球胜任力
入选“深耕计划”的第一年,我来到了国际教育办公室。当时的我对这个年轻的部门有着许多问号——它和国际处有什么关系?它是管理国际学生的吗?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之后的两年,同样的问题我被人问起的次数,或许已有上百次。
初入国际教育办之时,我一度感到疑惑——这样一个规模仅五六个人的办公室,是如何协调推进全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国际教育”这个“高大上”的概念,有着什么样的维度和内涵?没过多久,办公室里的前辈像是看穿了我的困惑,向我发来了一批批英文学习材料和书单。后来我才得知,国际教育办自从2015年成立以来,包括办公室主任在内的所有成员,每周都要阅读大量英文书籍和文献,例会也时常成为交流学习心得的场所。他们用点滴的积累,在两年的时间里搭起了国际教育的理论框架,将全球胜任力和国内文化背景结合,丰富了其应用场景和内涵,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内有着相当的开创性和引领性。在我加入办公室之际,两年多的积累也到了开枝散叶之时,即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听到这些的我,既惋惜错过了深耕于理论学习的时光,也为即将到来的开拓性的事业而兴奋,尽管当时的我仍无法想象,这两年要去做些什么,来把全球胜任力嵌入到清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和全球胜任力中心共成长
在见证了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成立后不久,将全球胜任力融入育人实践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从每周例会到日常工作,办公室里充斥着一股“时不我待”的气息,最大的焦虑就是如何以不到十人的团队规模,快速扩大全球胜任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彼时我自认为还没有完全理解全球胜任力。这个概念既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解释: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它又高度抽象,用几十页PPT,几十分钟来阐释,或许很多人还是一知半解。然而就在第一个学期,我们和学生处的其他三个中心一起,接到了接待全校新生参观并讲解的工作。如何在半个小时内,向几十名大一新生阐述全球胜任力,并引导他们在未来四年的学习中去有意培养?
我担忧自己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有着丰厚的理论积累,毋论多元化、国际化的背景和经历。但胜任力中心非常重视这个机会,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成员,以及部分工作坊的学生讲师也都参与了进来。我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勉强不那么紧张,在学期内完成了几十个班级的接待与讲解。我也是第一次发现重复性的工作,并不是重复那么简单——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并接受反馈,到再改进,不仅是工作的质量在不断提高,成就感也愈发强烈。更有成就感的,则是在听者的心中埋下了“全球胜任力”概念的种子,并期待它有朝一日能够开出“最美的花”。几十分钟的时间,也许只是过眼云烟,并不能改变多少。但只要有一部分学生因此认识并了解了全球胜任力,并萌生了兴趣,有了提升的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
新生参观全球胜任力中心(胜因院22号)
如果现在要问我全球胜任力是什么,我或许依旧给不出一个最好的回答。但和当初不同的是,我不再认为全球胜任力的解读有什么标准答案。它的确有定义,但并不是全部。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更是无限的。胜任力中心的工作从最开始着眼于跨文化沟通、海外学习、语言能力提升的小班化工作坊,到后来的全球胜任力通识公共课、海外实践课、情境训练、全胜青年计划等等,我们对全球胜任力的认识在育人实践中不断刷新,覆盖的人群不断扩大。同时,全球胜任力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化,拓展到了人文、哲学和艺术等领域。两年的时间,我见证了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从白手起家到开始快速发展,从理论的空中楼阁到实践的落地生根,从工作坊的“小作坊”到中外本研全体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支持者,两年太短,而又足够长。
个人与团队:我在中心这两年
“全球胜任力中心”听上去这么“高大上”,你在里面做些什么呢?在这两年中,除了对“国际教育办”和“全球胜任力中心”职能的好奇,这或许是我听到过次数最多的“灵魂提问”。诚然,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本科毕业生,虽然我在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社会资源和背景经历上都和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相去甚远,但老师们始终在积极地培养我。全球胜任力工作坊刚起步时,中心的老师们都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话题开发了工作坊。我原以为我作为新人,只需做好运营和支持工作即可。但同事们一视同仁地要求我,同时也鼓励我开设主题工作坊。我负责的工作坊主题是电影与文化,在“电影中的各国风情”和“光影立方”两个系列下,通过电影向同学们讲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并传递跨文化沟通理解方法,结合影片背景,渗透融入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的相关意识。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筹划并完成了十多个话题、二十余节场次的工作坊,对世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收获颇丰。最让人欣喜的,则是在前来工作坊的同学中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
王天洪在《光影立方》工作坊上
在全球胜任力中心的“岗位”,或许是最让我纠结的问题。这并不是说没有名义或者实质上的岗位名称。中心提倡扁平化的工作模式,每个人在主导自己模块职责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人的工作和进度有所了解。因为人手不足,稍微有工作量大的活动就需要全体参与。曾有段时间感觉在中心的工作,焦虑是常态。忙时担心进度而焦虑,偶尔闲下来,因不适应而焦虑。还有的时候,因为日新月异的工作安排,不知道下个月会分到什么新任务而焦虑。但这种焦虑,现在看来是幸福的,让我对工作内容的不断变化有了适应力。作为中心最年轻的一员,我承担了许多日常性的事务工作,从每周例会准备和纪要,工作坊场地的运维管理,到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包括教学资料、办公文档管理,协调在线平台建设,到微信公众号运营,工作坊的宣传与报名管理等等。这些琐碎的工作或许很难也出彩的地方,也很难做到从不犯错,但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支持胜任力中心在“开疆拓土”的道路上飞速前行;只有把日常工作做得有条理,有余裕,才能在频繁的大型活动时帮助到其他同事。
在来到国际教育办前,我从未奢想过我会有机会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和团队里工作。从国际教育办到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经历了机构调整,人员也多次变动,但现在我所见的团队仍是当年的模样。可能正是一致的文化内核使得团队保持了战斗力,也是这里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先前并不看重团队合作,在本科时就时常为小组作业而头疼,用时髦点的话来说可能叫“社恐”。但是在中心的工作让我明白了,团队能够如何改变一个人。个人的力量有限,而团队和平台能带来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机会。在来之前,我未曾设想过会有许多机会和国际名流、商界精英近距离交流,也未料想能参与到国际化校园的建设和规划中,让文物古建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将看到自己的理念在校园中一步步走向现实。在全球胜任力中心工作的两年即将结束,虽然有幸成为中心“founding members”中的一员,但我的离开也不会改变这里什么,因为我知道这个团队会一直保持现在的活力。现在的我们在线上会议讨论如何将全球胜任力要素融入英语表达课程时,就如同一两年前的假期回来,大家在例会上交流假期生活里的全球胜任力提升一样,尽管人员几经变更,团队文化和精神从未改变。
工作坊结束合影
展望未来
两年前选择参加“深耕计划”时,我认为这两年会帮助我体验职业生涯,找到未来的方向。就像我刚进入全球胜任力中心时,以为在这里我会真正地理解全球胜任力一样。然而现在我已经明白,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标准答案、定义或者结果,因为生活是这样一道题,没有人能给你标准答案。就好比对于“全球胜任力”来说,一开始只有懵懂的理解,以为抓住了定义就接近了答案,然而在不断实践和探索时才发现,知道的越多,知道的“不知道”就越多,只有探索时得到的努力和成果是真实的。两年不会给我人生和方向的答案,再多两年,再多十年,大概也不会。因为我唯一能做的,是深耕好脚下的这一片土地,这一段时光。
供稿:研工部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