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遵从吾心,无问西东——抗疫时期的清华医学实验班人(二)


作家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道:“爱始终是爱,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突然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身边的爱不仅时刻都在,还给人们带来生的勇气,其中很大一部分勇气,是白衣天使们带给我们的。

作为清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医学实验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自称“医实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付出。

今天带大家继续了解更多“医实人”在抗击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孙鹿希: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09级校友,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

孙鹿希

这是医生的战场,作为一名内科大夫,我将无我,义不容辞。从春节疫情加重到现在,作为“一块砖,哪里需要去哪里”,我先后被调往血液透析室、呼吸与危重症病房,目前已被派往医院发热门诊前线工作,希望能将战火拦在我们这道防线下,保障后方平安。

除此之外,在呼吸与危重症病房期间,我在上级医师带领下,针对既往研究和前线临床回报的情况进行梳理,撰写了有关SARS和新冠病理及发病机理方面的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疫情爆发,协和医院第一时间集结了各个科室的精尖力量,投放到武汉、发热门诊等火线救援。并根据在2003年SARS时期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以及新冠患者的特点,群策群力,用最快的速度制定诊疗方案和大众问答,并不断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为广大前线的医疗工作者和民众提供可靠可行的方案。

疫情下很多日常诊疗受到影响,除了新冠患者,医院也在竭尽全力保障其他疾病患者的安危。在血液透析室的日子里,我每日需接诊70-80名透析患者。面对如此巨大且密集的人员流动,一线大夫都非常紧张,害怕出现聚集性疫情发生。但这些患者依赖着每周三次左右的透析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一旦停止将面临灾难性后果。因此尽管面对风险,我们都竭尽全力做好病区内的防控监测,保障这些患者能够安全得到治疗。很庆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患者出现感染。

近期基础危重病的患者也逐渐增多,不久前在呼吸与危重症病房,我们收来了一位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来到我手上的时候,我们很快就确诊了她是非常罕见的抗MDA5阳性的间质性肺炎,第一时间加用治疗。但很遗憾的是,她在2月到3月病情进展最迅速的时期,由于疫情影响没有及时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并且出现了肺部感染的表现。在入病房不到48小时后,我们不得不紧急为她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暂时维持住她的呼吸,期待药物能起效。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尽己所能的去救治每一位患者,是为我们能为患者做的最有价值的事。希望疫情能够早日得到控制。向无数战斗中的前辈同行们致敬,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此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医疗事业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尽一份力感到荣幸。

新冠暴发是一次全人类的灾难,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势必会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且一定是两方面的。经过政府和人民上下一心的努力才收获了目前的阶段性成果,但距离战役的结束还为时尚早,希望民众和医护不要掉以轻心。

想起《西线无战事》里有一句话,“死者的遗嘱不是要报仇,而是永远不再有”。这次疫情爆发中暴露了公卫和医疗体系等的一些不足。希望能够尽快完善体系制度,尽早结束这场战斗,也更好的应对未来可能再次爆发的挑战。同时,希望经此一役,能够让社会意识到医疗行业的重要,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能够投入到其中,医疗环境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也希望师弟师妹们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具有崇高使命的事业,未来大有可为。

当科学逐渐试图探索人类生命的边界,当医学逐渐从整个个体走向了分子层面和精准医疗时,医师科学家是医学和科学发展的时代必然需求。处战役之中,我更加为自己当初选择了这份职业而感到骄傲,也感谢父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在临床中发现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手段去寻找答案,去解决临床中重要而疑难的挑战。这是我当初加入医学实验班的初衷,也相信很多同学有着同样的目标。

在这次疫情中,医师科学家的重要性更加得到凸显。当面对一个未知的疾病时,我们既要做到能够用尽所学临床功底,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施救,同时还要不断地问自己一个个问题:这个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背后的机理是什么,针对这个核心机理有什么治疗方式,有什么潜在药物,等等。直面临床中的科学难题,迎难克艰,这是医师科学家的使命。近来经常想起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适用于所有志愿投身临床和科学事业的朋友们,愿我们共同努力。

愿每一个高三的同学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理想。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清华学子,当秉承先辈大家们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学子,当做国之栋梁。医学路漫漫,若你有信念有毅力,这里有许多愿与你同行的医实学长学姐,欢迎你到来。

于仲勋: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09级校友,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

我是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住院医师于仲勋,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17届毕业生。在本次疫情中,我更多的参与了儿研所神经科重症监护室和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相比于武汉一线,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护好“大后方”。无论是儿研所还是协和儿科,都积极参与了抗疫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仅是积极识别、转运、诊治新冠感染的患儿,还包活消除恐慌、保护儿童这个更加特殊的易感人群、最大限度地保证新冠以外其他危重疾病的救治。关键时期有关键之举,关键时期有明智之策,关键时期要让每一个患儿有出路。

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人与病毒的较量,也不仅仅是医生与病毒的较量,更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卫生健康体制结构与病毒的较量。疫情过后,相信相关政府机构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从而引导新一轮的医疗变革。但疫情总要过去,除疫情之外,仍有许多同样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如精神心理卫生、癌症、罕见病等,而这些,与我们的工作都息息相关。

张腾越: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10级校友,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

 

张腾越

疫情期间,我留守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继续工作,尽力为抗疫一线的同学老师们减轻后顾之忧。在保证规范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对需求化疗的肿瘤患者继续提供医疗服务。我们会对入院前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流行病史、胸CT的评估,对入院时新发急性发热的患者,按照医院规范化流程进行隔离、筛查。这期间我经历了两例入院后患者急性发热事件,对患者进行新冠筛查后,所幸都排除了患病可能。

特殊时期,在一线人员的奋斗后方,我们亦需关注迫切需要诊治的常见病患者,有序谨慎地开展必要的诊疗工作。其间我的导师也注意到疫情暴发以来,出现了大量针对新冠的临床注册研究,但其中有些尚缺乏规范性。我们一同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提出了一些对于目前新冠科研现状的建议和想法。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到,高科技与医疗、教育等的结合产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远程医疗/教育,以及AI影像学识别技术等等。我注意到新冠期间也有几个针对远程医疗的临床研究,如果这些技术成熟后,面对今后的疫情,我们的应对措施可能大不相同。我们临床医生虽扎根一线,但亦需对于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领域,以便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行业变革。

临床经验需要医学研究的推动,但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所有的医生都去花大精力搞科研是不符合规律的。所以需要那么一群有兴趣、有精力、有能力的少许临床医师去承担这个任务,这群人就是医师科学家。所以选择这个专业,需要你在热爱临床的基础上抱有有对科研的兴趣,有高效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储备。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专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专业,希望更多有志于此的同学加入我们。

初一时我的成绩曾经很差,当时的数学老师给我提了四个字的建议——脚踏实地。从小到大遇到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我观察他们也都具备这个品质,所以把这四个字送给学弟学妹们。一份好工作能带给你们的不止是收入,更包括职业成就感、优秀的伙伴等,选专业的时候,你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并多咨询学长学姐。

陈奕均: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13级在读生,目前正在协和医院临床实习

陈奕均

我有幸在室友们和协和前辈们的带领下发挥了医学生的一点作用,但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种种不足。疫情开始时与室友们每天收集全国各省市的日报信息,希望可以用我们的所学做一些独立的判断与预测,但知识能力明显欠缺。而随着死亡病例的增加,对“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一个生命”的感受也越深。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也希望自己可以发更多的热。

选择“医师科学家”这条成长的道路,意味着连接临床与科研的桥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会有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永远都有面临新问题的快乐。

对今年参考高考的学生想强调“自觉自律”,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大家无法返校一同学习,自己备战高考,自觉自律的重要性,“高三党”们应烂熟于心,不多说明。

建议对于专业选择多做客观的了解,不一定要100%地弄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但不妨度量下自己也许想做什么和也许适合做什么。另外,凭个人兴趣、未来预期等做选择都是一些不错的视角,但这些的前提都是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兴趣会不会变?自己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预想的未来是不是在能力之内?慢慢想,好好想。也期待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医学事业。

陈浩: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2013级在读生,目前正在协和医院临床实习

陈浩

疫情期间,我和同班同学徐九洋、陈奕均一同制作、翻译和校对疫情相关的文献资料。还有就是和大家一样宅在家里,“闷死”病毒。特殊时期能够为这场战“疫”做点事情,其实是很荣幸的。

给高三学弟学妹们在备考方面就没什么更多的分享了,毕竟已经时隔多年。专业选择的话,建议同学们首先找一个大致感兴趣的方向,再向已经进入相关行业的前辈们多咨询一下,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做这个工作。不过即使一开始并不了解的专业,也可能发现它实际上非常有趣,比如医学。

入读医实之后,选择走“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之路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更好的回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这个过程中需要比别人多吃一些苦,但是也会收获更多的经验。

结语 · 感谢有你

众志成城,终将迎来战“疫”胜利的曙光。

每一位医实人,无论在临床岗位、科研岗位还是在读过程中,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坚守着、付出着,用汗水与努力不负“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非常感谢在“遵从吾心,无问西东”抗疫期间系列特别采访中,给我们带来故事分享的每一位“医实人”,感谢你们在忙碌的工作或学习中抽出时间,带来了如此丰富、真诚的分享。

透过文字,让读者看到你们对待事业和学业的专注与热情,也看到了祖国未来医学发展更加明媚的希望!

清华新闻网3月19日电

供稿:医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3月19日 11:26:4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