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清华大学举办“中华小吃美食节”活动

  清华新闻网11月18日电(记者 赵姝婧 程曦 学生记者 向小雨 刘晨云 孙立荣 田姬熔 李君诚 邱惠怡 罗雪)“皮薄似纸,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醇鲜美,当之无愧的五星!在你用吸管戳开汤包的一刻,滚烫的鲜美汤汁流入口中带来的体验,不仅仅是用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喷香扑鼻,实在经典!”在桃李园食堂出售蟹黄汤包的窗口旁,一位同学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他从上午不到九点就带着书本开始排队,直到中午才得以细细品尝,这便是“中华小吃美食节”火爆盛况的真实写照。

     为传承中华饮食文化,丰富伙食品种,满足师生需求,10月28日~11月1日,我校饮食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中华小吃美食节”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3位名师名厨在桃李园、紫荆园、观畴园、听涛园、丁香园、澜园、荷园、寓园、芝兰园、清真食堂共10个食堂为清华师生带来福建、江浙、广西、海南、云南、山东、四川、湖北、江西、河南、新疆、陕西、山西共13个地方的特色风味小吃。

  本次美食节是继百年校庆“名厨进清华”美食节后,在清华园中首次大规模举办的以地方小吃为特色的美食节。活动选取了多种具有民间代表性、师生喜闻乐见的小吃品种,如生煎包、江西白糖糕、海南鸡饭、南京大碗皮肚面、荞面灌肠等几十种美食。小吃食材皆由饮食中心统一配备,部分关键特色食材由名厨亲自选取并运至校园,不仅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更是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小吃的原汁原味,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图为每个食堂窗口前都早早排起了长队。学生记者 于海童

  活动期间,每个食堂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同学们往往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才能品尝到美食。一位来自广东的同学说:“不愧是名师名厨做出的中华美食,精致入味,回味无穷,排队等候品尝绝对值得!”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同学们品尝到地道小吃,美食节期间,食堂的师傅和远道而来的名厨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同时加大食材的供应量,每天坚持从早上5点开始工作,一直忙碌到深夜才休息。饮食中心也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准备了各种应对预案,细致入微地为就餐师生着想。

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名厨为学生们制作特色风味小吃。学生记者 于海童

  从活动的第二天起,部分食堂便开始向等候就餐的师生发放排队号码,并组织人员维持秩序;食堂管理人员和大厨们也加强了与师生的交流,听取各方意见。良好的沟通增进了相互理解,师生们纷纷表示,大厨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不已,食堂的整体管理和服务质量也贴心周全。来自福建的黄仁传师傅表示:“师生们的肯定和理解,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

  同时,饮食中心还选派了一批技术较好的师傅,积极向名师名厨们学习技术,努力争取将师生喜好的特色小吃品种保留下来,进一步丰富食堂菜品。食堂师傅们表示,本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机会,收获的不仅是美食做法和知识,更是对美食的深刻领悟,以及与名厨名师的深厚友谊。

图为为了品尝到风味小吃,同学们拿着作业和书本早早到食堂排队。学生记者 于海童

  饮食中心主任樊春起表示,本次“中华小吃美食节”从师生需求出发,选取了具有大众化特色的几十种经典小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不仅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实举措,也更好地向清华师生展示了中华美食的文化精髓,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结束后,饮食中心会认真总结经验,更多地开展此类活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特写: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的做法十分讲究。从和面、做皮、制馅到包、蒸、取,都需要极其精细的工艺。师傅们把汤包皮形容为“小太阳”,为了制作一个“小太阳”,师傅们要用双擀面杖反复擀制多次。江浙风味主厨阚建峰的徒弟、桃李园师傅张军摊开手,掌心是长时间擀皮留下的累累伤口。精选的、拌匀后的馅料鲜黄中透着淡淡的粉,似花丛中少女娇羞的脸般动人。

  准备好面皮和馅料,师傅们开始包制汤包了。他们满满地聚起一团馅料,十根手指左右翻飞,一串花样的褶儿便将馅料围个严严实实。遵循古制,每个汤包的褶皱不能少于30个。一个看似简单的汤包,从和面开始,整套流程至少需要3个小时,然而一笼里只能蒸出7只汤包。蒸好的汤包里面的汤汁轻轻晃动,给人一种吹弹欲破的柔美享受。

  “皮薄似纸,汤足如泉”,这似乎像极了中华民族沉静内敛、厚积薄发的个性。5天的“中华小吃美食节”已然收官,这道蟹黄汤包给同学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甘美之味,还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淡淡余香。(采写/学生记者 桂鹏 向小雨)

 刘先:和时间赛跑

  海南风味主厨刘先师傅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从早晨7点开始。

  从一大早开始准备食材,到下午1点半左右午餐结束;从午后再一次筹备食材,再到晚饭供应结束。五天来,刘先每天都繁忙如此。

  这次美食节,刘先带来的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海南鸡饭。海南鸡饭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其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

  从第一天供应6000份、第二天7000份、第三天9000份、第四天12000份,到最后一天13000余份,海南鸡饭的美誉越传越远,就餐人数不断增加。整个美食节期间,无论白昼还是黑夜,厨房里一直都有刘先和其团队的忙碌身影,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美食的制作上,确保每一份海南鸡饭都是精品。

  “鲜”是海南鸡饭的精髓,也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味觉体验。为了体现最正宗的海南特色,饮食中心专门从海南空运来文昌鸡,口味鲜美无比,成为紫荆园最受欢迎的一道风味小吃。上桌后的海南鸡饭摆盘美观,皮脆肉嫩味鲜,配上用鸡油和鸡汤精煮的米饭,入口喷香,爽滑异常。

  当学子们享受美食的时候,他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与时间赛跑的、用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采写/学生记者 邱惠怡)

 刘昆生:变通的灵感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云南风味主厨刘昆生师傅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多少年来,他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变通的灵感。

  清华园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同文化风俗和饮食习惯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刘昆生看得很清楚,他在美食节之前便已经开始了思考。

  通常,云南过桥米线的汤料上往往覆盖着一层滚油。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就餐习惯,刘昆生减少了米线的油量,并且没有添加一粒味精。改良版的米线更好地突出了清爽雅致的口味,食材的本真鲜味也得到了最原始的呈现。

  刘昆生把清华学子在食堂用餐的节奏比喻成“跳跃的音符”,他们能用最恰当迅速的时间,享受最营养美味的食物。为了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让他们享受到美食,刘昆生提前制作完成基础米线,然后直接浇上已经足足熬制4小时的上汤。

  做好的米线汤底清澈透亮,将鹌鹑蛋磕入碗内,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新鲜的配菜,浇上辣椒油等作料,一碗贴近清华学子心窝的、温暖美味的云南过桥米线便完成了。(采写/学生记者 邱惠怡)

黄仁传:用心与食材对话

  参加这次美食节,福建风味主厨黄仁传师傅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到达清华那天,除了黄仁传和他精心挑选的两个得力助手,与他们“一同而来”的还有福建当地的各种特色食材,沙茶粉、葱头、扁鱼干、厦门辣酱、花生酱……机场托运时足足超重了80公斤。

  对黄仁传来说,“地道”是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去实现的追求。沙茶面、面线糊、沙县拌面是福建当地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黄仁传的心愿,是他的传统手工技艺能为清华师生带来味觉和心灵的最大满足。

  “做菜也是一门学问。做菜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与食材对话。我们要先听到、听懂每一种食材的内心,然后才动手去做。”黄仁传认真地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天’打交道,这是最崇高的。因此烹饪是一件非常神圣的的事,我们都要深深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对得起每一位食客。”

  “清华食堂的规格、设计、后勤配备力量和人员结构都很合理,食堂的应用空间和整个工作流程也都非常棒,是我去过的全国高校中最好的。食堂工作人员也非常敬业,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正是有了这一切的齐心协力,美食节才能成功举办,所以一定要感谢他们!”黄仁传称赞道。(采写/学生记者 田姬熔)

  来源:新清华 2013-11-18 第1936期 

2013年11月18日 08:52:0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