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创新:清华大学第20届结构设计大赛举行
“有些疑问只能留在二十岁,就好像当初,为何说再会”,2014年12月7日21:45,当土木建管系科协录制的20届结赛主题曲《今夜二十岁》的歌词在主楼后厅响起时,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以下简称“结赛”)终于正式落下了帷幕。回顾这一届结赛的过往,从第4周开幕、第5周培训、第10周初赛、第11周决赛并闭幕,清华大学土木系学生科协与选手一起走过了难忘的四十余天。这段时间内,不光各组选手们进行着一项又一项的创造,土木系学生科协也追寻着结赛20岁的青春与记忆。
创新
2006年结构设计大赛沿袭了以往结构设计大赛“桥”的主题,各参赛组设计的桥要能够承受15公斤重的小车通过。郭海军 摄
2014年的结构设计大赛将以往的平面桥梁交叉,成为立体的大跨结构,不仅做到了对过往的传承,又革新了命题,并首次将3D打印技术引入了大赛。实习记者 张宇 摄
从1994年第一届比赛至今,结赛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的历史是大家的骄傲,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无形的牵绊。在过往19届的比赛中,有14届的命题都是“做桥”。这种历史传统使得任何的方向改动都会影响结赛的连续性,同时给命题设计带来困难。但相比“做什么赛题”,结赛更重要的是“公平,创造,改变”的精神。在追求创新的情怀坚持下,第20届结赛将以往的平面桥梁交叉,成为立体的大跨结构,不仅做到了对过往的传承,又革新了命题。本届结赛首次将3D打印技术引入学科竞赛,也是首次在结构领域进行的尝试。这种先驱角色的重要性将会在未来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中慢慢凸显。除此之外,结赛首次将现场拼装计入得分考量中,让选手们感受施工的影响;首次将美观计入得分考量中,通过投票评选的环节,选手们对结构之美有了自己的体会。
继承
结赛20年是土木系人共同的奋斗史。结赛一步步越做越大,土木系老校友和教师们都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还记得《混凝土结构》课本中的“过镇海”曲线吗?在20届结赛现场,大赛有幸请到了最初几届结赛的命题者过镇海老师,也请到了很多参加过结赛、举办过结赛的老校友们,邀他们在20届的节点上一同见证结赛弱冠之礼。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眼看当年自己倾心浇筑过的小房子一点点变成宏伟广厦,老人们传承下去的不仅有学科竞赛拼搏、进取的精神,也有对事业不变的坚持、热爱。
影响
结赛的影响力正在扩大。本届结赛不仅吸引了来自全校12个专业的90余组共360多人参赛,而且新生组共报名29组,几乎覆盖了整个年级。结赛墙里开花墙外一样香,决赛前两周,人大附中的老师看到了开幕式的相关报道,当即组织校内选拔慕名参赛,而决赛现场也留下了这些身穿红白校服的“明日之星”们的身影。在美观项的微信投票环节中,线上收到投票总数超一万人次,投票范围来自全部9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塞尔维亚、荷兰、中国等)。在昨晚进行了决赛中,一共有20组选手入围并有10组选手在现场加载,虽然不是所有的参赛者都能来到主楼后厅决赛的舞台,但作为一个为参赛者量身订做的比赛,结赛的意义已经融入到整个过程里。
“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学生推广”,作为一个学生自己组织的学术竞赛,结赛用自己的方式将影响力一点点扩大。
瞬间
在现场加载的所有十个组中,z01是唯一一个来自大四的参赛组,也是近几届唯一一组进入了决赛现场加载的大四组。他们的结构“大四喜”承载了美好的寓意。但在加载时,随着竞赛副主席杨坚倒数到最后一个数,结构的中央节点应声撕裂。大四,最终没有“喜”成。虽然这样,他们一路挺进决赛的坚持和对专业不带功利性质的热爱值得所有人敬仰。
对结构进行加载。实习记者 张宇 摄
在加载前有一个拼装的过程,选手将独立的杆件和结点拼成能承受荷载的结构。拼装过程要计时,时间会影响他们最终的比赛成绩。一般参赛组的拼装时间在15秒到25秒不等,所以当z09组以7秒的成绩完成拼装的时候,所有观众都先是一惊,然后立即报以赞叹的掌声。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结赛精神就是在这样优秀的选手身上体现。
结赛第一次引入美观分投票,各路选手们为了拉票也是大显神通。x25小组就别出心裁,在紫荆学生综合服务楼前的展台上,他们拿起吉他弹唱拉票,瞬间就将目光吸引到了自己组这里。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学弟不光结构做得好,吉他也弹得没话说。
袁驷点评。实习记者 张宇 摄
决赛接近尾声时,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上台为整个比赛作总结发言。袁老师是《结构力学》教材的编者,居然细心的发现了结赛官方命题文件和选手答辩材料中关于“节点”这个有待商榷的地方。袁老师说,在结构中,应该用“结点”而不是“节点”,并细致地为同学们指出了两个字在结构力学以及工程背景下的不同涵义。看得出,袁老师不仅在细心教学、育人,也对始终对学生们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
承诺
颁奖现场。实习记者 张宇 摄
“公平,创造,改变”是土木系学生科协在结赛开幕式上对大家作出的承诺。最终,土木系学生科协全体尽力实现了这个承诺,给大家呈现了一段精彩的结赛回忆。这承诺其实践行不易:为了保证结点打印的质量和速度,科协主席团排班轮流24小时值守在7台3D打印机旁,以保证问题发生时能及时调整和维修;新技术、新命题,为了让一切未知得到百分百保证,科协自己设计实验、邀请老师进行命题会议探讨;为了在20届之际向同学们传递结赛的精神和信念,科协采访了12位老师和16名同学,最终剪辑成17分钟的专题视频在中场播放给大家。不声不语,科协以行动的方式践行当初的承诺。
20岁的结赛正值青春,就像所有青春期的少年一样,有梦想、有闯劲、有无限潜能,但也会踌躇、会保守、会向往热闹,跟20岁相近的你们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留下或激动、或难过等难忘的回忆。
20届结赛, “一夜筑城”, 20岁,正向前。
供稿:土木系学生科协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