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罗忠敬:践行对教育的虔诚

来源:根据“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公众号综合编辑

作者:丁姝妤


罗忠敬

罗忠敬(Chung King Law),197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9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荣誉教授,2007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荣誉教授,2008年任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荣誉教授,201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荣誉教授,2013年任华中科技大学荣誉教授,2014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荣誉教授。2000~2004年任国际燃烧学会主席。2010年8月至今任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涉及:多组分燃料液滴的气化、燃烧和动力学演化,层流和湍流火焰的结构、动力学、稳定性及熄火与点火,燃料的氧化化学反应机理,边界层化学反应流的结构,可替代和高能量燃料的设计与使用,燃烧污染物形成以及生物质燃料和合成燃料的应用,以及激波衍射、微重力燃烧、天体物理燃烧和材料合成等交叉科学。上述成果已形成500余篇SCI论文,论文的Web of Science (WOS)总他引次数达到11,000余次,h因子达到60以上。他的专著《燃烧物理》(Combustion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被广泛采用。

做学生:纯粹热爱与积极探索

“我就是单纯地热爱学习。”在被问及学生时代受教育的经历时,罗忠敬微笑着回答。在罗忠敬上中学时,香港没有藏书众多的图书馆,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去书店。“在那里,我尽情地学习、丰富自己。记忆很深刻的是我中学时的数学和物理老师,他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向我展示了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热爱,激发了我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课上的内容太少了,我需要更多知识,我希望学习更多,享受学习新知识来丰富自己”。中学三年级时,罗忠敬申请就读香港理工大学的夜校本科。中学毕业时,同时本科毕业,这在常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永远不要被限制,不要犹豫探索新知识,这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精神贯穿了罗忠敬的整个学生时代和随后的学术生涯。

罗忠敬与学生进行交流

做老师:用好的教育塑造学生的心灵

“相较于被称作教授,我更喜欢说自己是一个老师。”罗忠敬说,“好的老师应该懂得让知识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发现知识的美,课本只是讲授的大纲。好的教育者应当拥有比课本更多的内容,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探索知识的更深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罗忠敬认为,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自己的职业并积极承担教师的责任。“教师是很重要的,教育者自己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对于学生的影响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类似的,本科阶段的教师对塑造学生下一个阶段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

正因为这样,罗忠敬很看重教育对于学生内在的塑造,“老师需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各人对于同样知识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但他们是平等的,都同样的希望得到新知识。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自信。”

罗忠敬在授课中

罗忠敬还分享了自己与研究生时导师的故事。在研究生第一年,他的导师休学术年假离开学校,他只能自己进行课题尝试,虽然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导师从未训责过罗忠敬,而是对自己的缺席深表歉意。“我很感谢这位导师,他没有打击我的自信心,我认为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罗忠敬强调,作为老师,永远不要说学生笨(stupid)。首先,老师不是评判智力水平的裁判,不能也不应该轻易下结论。其次,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是天生的,个人无法改变,而老师说出学生笨的时候,却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伤害甚至会是终身的。“老师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术上的自信。但这样的鼓励只能适量,教育不应该是绝对温柔的。”罗忠敬对于现在“grade inflation”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想要获得表扬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在达到标准之前,我们不应该盲目表扬,否则学生无法知道怎样的程度才是足够好的。只有在这样明确的标准下,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达到标准时,他们才能收获到学习的快乐。”

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制教育,罗忠敬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需要融合东西方的传统。一方面,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像中国传统的‘师傅与徒弟’,老师给予学生家长式的关爱。而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作为另一个个体的自由,尊重你与学生的不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断挑战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也是导师教育的重点,能够接受学生比自己更加优秀很重要。此外,罗忠敬还强调了导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的学生学习自己的导师是很迅速的,导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模范,我们要通过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学者。”

“不论是本科还是本科之后,教育都是在塑造人格、塑造内在。”罗忠敬总结,“教育不单从知识层面丰富个体,更需要培育学生成为学者。具体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贵的品格、自信心与乐观态度,当然还有终身学习、享受学习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是教育需要培养的。”

罗忠敬与学生们合影

在清华:为教育助力

1983年,罗忠敬首次来华进行学术访问,从此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原热能工程系)开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合作。在2010年,罗忠敬积极促成第33届国际燃烧学会议在清华大学举办。2010年8月,清华大学成立燃烧能源中心,罗忠敬担任中心主任。2016年,在罗忠敬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清华大学“烽火班”开设,借鉴世界顶尖大学工程学科的成功经验,创新培养模式,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我并不认为自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罗忠敬十分谦虚地说,“我觉得能招募到许多热爱教学而且科研水平很高的老师,同时邀请国际上高水准的教师前来给同学们上课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教育是一项很依赖人力资源的产业,教育者的资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我很开心能让这些老师和学生聚集起来。”

罗忠敬对于近期“清华宣布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课程计划到2020年,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如何批判性思考与写作是非常关键的,我正在联系普林斯顿大学,希望能介绍一些老师来到清华教授写作。”

最后,罗忠敬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享受学习、快乐学习、广泛学习,另外,学会做一个有高贵品格的人,能够心怀天下,在回望一生的时候,能够说我为人类作出了一些贡献。”

与罗忠敬交谈的短短一个多小时,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虔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执着与热爱,衷心希望这样的精神也能伴随我们一生。

编辑:赵姝婧 徐静 审核:襄楠

2018年06月14日 15:51:5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