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不赶热闹”的清华91岁院士潘际銮:以不变,造巨变

来源:“研读间”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4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40年来,无数中国人在国家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贡献和奋斗着,潘际銮便是其中之一。

坚守真知,经世致用,上下求索,潘际銮几十年如一日,为我们展示了时代的浪潮中个人的执着与奉献。

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的潘际銮,以及千千万万的改革先行者们,用一己之恒常,造就了时代之巨变。

坚守真知:他与新时代相遇

33位从全国各地被接到北京的科学界、教育界代表,围坐在人民大会堂这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几十把白布沙发围了两圈,邓小平同志坐在其中,抽着烟听大家讲话。这是1977年8月,这些站在历史转折处、参与了历史当刻的人们,比旁人更早眺望到了黎明到来前的曙光。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

那时,极左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但现场的知识分子们却似乎没了顾忌,把憋屈了十年的话,都敞开心窝说了出来。当时的清华大学机械系副教授潘际銮也坐在其中。他回忆说,邓小平的态度”让人觉得像亲人一样。知识分子一肚子话,什么都讲──『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压迫、对中国科学教育的摧残,自己怎么挨批挨斗等等,讲了很多”。

会开了整整四天。邓小平耳朵不太好,女儿邓楠就坐在一旁,为他重复发言人的话。但他始终没讲什么,直到第四天,才开始针对大家提到的问题,做厘清、总结。

这次座谈会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便是邓小平决定立即恢复高考。房间里所有的参会代表,连人民大会堂端水的年轻女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久久鼓掌。在1978年的春天里,27万考生迈入大学校园,终于拥有了自己能把握的命运。

对世事与人世的无常,潘际銮有太多感慨。”1966年6月6号,那张大字报贴出来以前,我是老师,处处受人尊敬;大字报一出来,立马就被拉到讲台批斗。”而另一场”翻天覆地”也不过就在一夜间——”四人帮”倒台,文革期间一门心思做研究、重实践的潘际銮被选为参与科教座谈会的科学家之一,后被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

潘际銮十一大党代表证

被选为代表,是因为顶了”清华最反动的资产阶级土匪头子”的帽子。但也是因为这顶帽子,在”四人帮”倒台前大大小小的会上,潘际銮都是要被点名批评的对象。他回忆说,在那时的氛围下,有三种态度,”一种是顺杆爬,你说什么,我就顺着说什么,越说越厉害。一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有一种,你说什么我也不理,我做我的事情。我就是这样的。”

“听不进去,不往心里去,只做自己事情”的潘际銮,成了”反动之最”。被派到工厂劳动改造,在车间里干起活来,和工人一样麻利。”做焊接,我和工人焊得一样好。工人值夜班,我也值夜班,工人爬高,我也爬高。”这让潘际銮少了很多”小辫子”可以揪。

“我一生经历过两次苦难,一是抗日战争,一是文革。政治运动我也经过了很多次,挨批挨斗我不在乎。他们搞他们的运动,我从来按照自己的规律,秉公办事。我做事可以总结为──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不管天怎么变、人怎么变,我是个不赶热闹的人。”

这种对真言、真理的坚守,恰与新的时代脉搏产生了共振。

1978年5月起,潘际銮担任了机械系主任,开始了系内的冤假错案纠正工作,先后为错划的64名”右派分子”全部平反,而这在文革刚刚结束的政治大环境下,需要勇气。

到今天,潘际銮不无骄傲地笑着说,”所以我一直活到九十岁,一句违心话都没说过。”

1978年初,那篇载入史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面世。当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此后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举世瞩目。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成就,是潘际銮和时代共同的关键词。

苦心孤诣:中国速度的背后

贫穷、动乱曾阻挡过潘际銮的前进、局限过他的视野,而改革开放,则成就了他的”大我”。

从1978年7月开始,他作为客座教授赴联邦德国,与德国院校合作研发产品、申请专利,了解了国外研究进展、见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先进装备。”开放”的情怀与”开放”的姿态,为他后来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累累硕果奠定了基础。


潘际銮与德国焊接学会签订协议

“焊接,对建核电站来说,太重要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全世界的事。一旦发生福岛那样的事,怎么交代?”1987年,为了解决法国专家报告的焊接问题,潘际銮被请进中南海,接受国务院委托,担任秦山核电站过程的焊接技术顾问。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潘际銮在秦山核电站工地

来到当地的潘际銮发现问题严重,遂建议停工,重新制定方案并监督实施。他亲自选拔工人、制定制度、激励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使秦山核电站发电至今,未出问题。

对潘际銮来说,一件事做还是不做,很简单——看国家需不需要。”我的口号就是『国家需要我就做』,要不然人生没目的。人生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科学,不是为自己。””我一直就是做一个事情,改革开放前就在做,后来被压迫做不了了,压迫一结束我就继续做这事。”

潘际銮所说”做了一辈子”的这件事,就是”焊接”。早先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担任助教,那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写信说,身边的人笑话她男朋友是焊茶壶的。对于这个听起来不起眼的专业,潘际銮回复得很简短:”这个有用。”

潘际銮和妻子在南昌大学

作为中国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潘际銮和他的同事们从无到有,创办了中国的焊接专业。老人家在回忆这段故事的时候,不无自豪地对我们说,”现在中国焊接领域都是我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就在采访前一天,91岁高龄的老先生参加了一个”重轨”的会议:

“如今的高铁只能客运,将来要想实现货运,就得使钢轨承受更大的重力”,潘际銮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就去参加会议,去提意见。事实上,高铁在铁轨上飞速行驶的必要条件是无砟轨道,而无砟轨道最难的就是钢轨之间的焊接接口,这些小接口可能会造成快速行驶的列车行驶不够平稳,甚至导致事故。潘际銮作为高铁钢轨焊接的技术顾问,为攻克这一技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高铁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打造的一张名片,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举世成就

即使是研究了一辈子的事,潘际銮也总能提出新的问题。”焊接,归根结底是个劳力活,人不愿意去做。所以我们现在就在想,智能手臂能早日将焊接工人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潘际銮团队研制的弧焊机器人参加埃森国际展览会

过硬的技术,是打造国之重器的根本,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对潘际銮来说,为国家、为人民做事,错不了。

“人一生会遇上很多事,重要的是看能不能辨明方向。正确的事我做,错误的事我不做。有意义的事我都爱做,到现在也还在做。国家需要,坚决上马。”

经世致用:潘校长的改革之路

在潘际銮70年的学术生涯中,有一段经历尤为特殊,那就是在南昌大学当校长的九年。

尽管已离任十多年,但如今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校园里,透过”际銮书院”、”际銮路”这些印记,依旧能看到潘际銮为这里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潘际銮和妻子在南昌大学

拟聘请潘际銮之初,江西省有关领导曾向他表示,为了不影响他的学术活动和健康,哪怕去挂个校长的名、不做事也行。而领导获知他”要么不去、要去就得有名有实”的本意时,大为惊喜,求之不得。

于是,潘际銮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90年代初,举家前往他的故土江西,在南昌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进了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这是当时很多大学生的想法,打游戏、玩桌球、考试作弊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潘际銮首先决定从扭转学风开始,推行学生”三制”——学分制(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未按时修满但努力学习的可以延长年限),滚动竞争制(把奖学金从落后的公费生转给优秀的自费生),淘汰制(评审不及格的学生要被开除)。

当时有人提出,这样搞学生自杀怎么办?甚至有人写信到教育部和省委,说”潘际銮来江西乱搞”,改革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潘际銮拨通了时任省长吴官正的电话。这位清华校友说:”我完全支持您从严治校的方针,哪个被开除了,我给他解决工作”,”您搞改革,有人告状,省委、省政府给您顶住。”

吴官正省长为潘际銮授校长聘书

后来他也不无感慨,”我从外地到江西,当地很多作风不一样。江西的领导一开始就跟大家说,『我不懂教育,潘校长懂,一切都听潘校长的』。这样很多事一下子就扭转过来了。对方领导能这样做真是不简单。”

有了吴官正的支持,潘际銮在学校严谨地铺开了学生”三制”改革。第一年开除了四十几个人,学生再也不敢马虎,一年下来,校风就正了。

潘际銮说,”改革开放以来,是有浮躁情绪的,但我搞工程,做东西讲究的是『实』,不搞空的、形式化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的南昌大学,迈入了211大学行列。潘际銮总结说,”我是采取了一些制度,这些制度能把大家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潘际銮对当今科教领域的一些现象心怀忧虑,他说”今天我们搞科研,唯论文、唯SCI,以此为成就。真正去研究难题,真正在科学上、工程上做贡献,实实在在地做出有用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说到这里,他率真地上扬嘴角,说道:”这些话,20多年前我就讲了,现在不少人也觉得有点对了。”

潘际銮的想法,似乎不怎么受时代或他人的影响。对的就是对的,不该做的就是不该做的。”不爱赶热闹”的潘际銮,用他自己的节奏和脚步,紧跟着时代一起进步。

道阻且艰:不曾忘一个心愿

让潘际銮无比骄傲的,还有家族的贡献和奋斗。

潘际銮讲到:”我的大哥(潘锡圭,毕业于浙江大学)一生做了两件事——在抗战期间,整个云南的无线电线路是他架设的,我们国家接收越南的电讯工程是我哥哥的。他也是很有成就的人。”

潘际銮一家

他的二哥潘际炎,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早年,潘际銮在一次闲谈中提出,把焊接技术用于建造铁路钢桥的大胆设想,得到了二哥潘际炎的认同。当时的潘际銮雄心勃勃地想在长江上建立一座焊接的大桥,也是建立中国焊接技术的丰碑。

十年文革中断了两兄弟的梦想,改革开放以后,梦想的火花迅速重新点燃。但科学实践的道路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一样,向来不是一帆风顺。

焊接桥梁的想法在提出时,几乎被视为妄想。那时的铁道桥梁从来都是铆接的,铁道部长对潘际炎说,”要改用焊接,车子从桥上掉了,你的脑袋都要掉了。”但潘际銮坚定地支持哥哥坚持干,一干就是几十年,全部推广了。

“咱们国家自己设计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就是焊接的,就是我哥哥做出来的。他也是一辈子在工地上,为国家做了很多事。”

焊接铁路桥

潘际銮的关键词,不是巨变和成就,而是成就与恒常。不管有多少功成名就,他的心性不变,因为功名不是他的兴奋点,做对的事、出有用的成果,才是他的成就感所在。

文字|译如 滋宜

供图|其星

编辑|茶里饼

责编|博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华新闻网12月31日电

编辑:华山 审核:清柳

2018年12月31日 13:45: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