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微观清华】世纪讲堂|朱邦芬:学术之道始于走正道(一)

来源:“新清华 ”公众号


2016年8月24日,清华大学2016级研究生新生在开学典礼结束后迎来了入学第一课——物理系朱邦芬院士为新生们讲学术诚信。报告中,朱邦芬阐释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典型案例对学术不端、学术不当行为作了界定,也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亲身接触过的几位老一辈科学家坚守学术诚信的故事。朱邦芬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今日看来,对广大师生也依然富于教益。《新清华》特刊载此文,作为“学风建设年”专栏的开篇。

——编者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学术诚信问题的学习体会和一些感想。我担任《中国物理快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的副主编和主编先后已经有十几年了,也参加过很多期刊的编委会工作,比较了解与期刊论文有关的学术诚信问题。我还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常委,还曾担任过中国科协科学工作者学术道德和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委员,对学术诚信问题一直比较关心。此外,我也参加过一些受到大众关注的有关学术不端事件的调查。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交流。

我报告的题目是“学术之道始于走正道”。今天在座的都是研究生新生,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大家或多或少会写学术论文;即使将来不做学术研究,而是做其他工作,学术诚信也是构成个人人品和诚信的重要部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将影响你的一生。因此在开学典礼结束后与大家谈谈学术诚信,我认为是很及时和很有必要的。

我的报告大致分以下几部分,首先我简短地强调学术诚信为什么是重要的,然后分别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分别向大家介绍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也讨论若干学术规范以及违反规范所导致的学术不当行为,最后我想讲讲我所接触到的几位老一辈科学家在学术诚信方面是怎么做的。

负责任的科研行为

尽管是老生常谈,首先我还是想先谈一谈自己对学术诚信重要性的看法。国际上通常把科研行为分成三大类:一种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Responsible Conduct in Research),一种是科研不端行为(Misconduct),还有一种是科研不当行为(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什么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呢?所谓负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对人民负责。我们的科研经费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省吃俭用,为国家创造的财富的结余部分,所以我们做科研,就要对人民负责,对公众负责,对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负责。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学术诚信(Integr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准则。比如说,我们有些科学家总认为获得科研经费越多越好,项目越大越好,手下的人越多越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我们必须要考虑所花费的科研经费和所产出的成果是否匹配,不能因为满足一点点无足轻重的“好奇心”,就花费非常多的经费,然而做出来的成果与之完全不相称,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负责任的科研行为还涉及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对环境负责,作为研究生导师,还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科研诚信的范畴

科研诚信包括许多方面:如选题、立项、执行、报告中的学术诚实;科研项目申请及研究成果报告中对自己贡献表达的准确性。在座的基本上是研究生,可能你的导师暂时不会把同行评议的工作交给你做,但将来到了高年级,老师就可能将评审项目、审稿、评奖等工作先给你处理,培养你这方面的能力。在评审和处理这些工作中的公正性也属于科研诚信的一部分。学术交流中尊重同行,有利益冲突或潜在的利益冲突时的透明度,保护和善待研究对象(人体、动物),坚持承担科研人员与其科研群体间的相互责任和义务,也都属于科研诚信的范畴,等等。

最主要的科研不端行为有三大类,即:伪造、篡改和剽窃(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简写为FFP)。

一是伪造。也就是说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并予以记录或报导。近几年最著名的有舍恩(Jan Hendrik Schon)、韩国的黄禹锡、上海交大的陈进。舍恩是一位德国的博士,后来去美国贝尔实验室做研究,他曾经有一年在Nature或 Science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当时有人预言他会拿诺贝尔奖,但后来其他人怎么都重复不了他的实验结果。有人仔细研究后,发现他多篇文章的实验曲线的背景噪音的曲线是一样的,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舍恩的许多实验数据、结果被证实是伪造,舍恩从此身败名裂。

第二类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是篡改,这是指在科研材料、设备或过程中作假,或者篡改或者遗漏资料或结果,使科研记录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公布的研究结果,要让他人可以重复,但是如果在科研中篡改、遗漏资料或结果,他人便无法重复你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的合理性。如果你是有意这么做的,那就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类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抄袭、剽窃,也就是窃取其他人的思想、方法或者文字,但是没有对其他人的贡献给予承认。这是通常遇到最多的一类学术不端行为。

这三类学术不端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属于有意的行为,学术不端不包括无意犯下的错误和观点的差异。

科研不当行为处于科研诚信和科研不端行为之间的灰色地带。学术诚信存在某种程度的问题但尚未构成学术不端的行为,称之作学术不当行为,例如滥用同行评审特权、有损研究对象利益并对其隐瞒、有悖伦理道德的实验、故意忽略研究的负面结果,等等。当然这里有个度,过了度就与学术不端区别不大了。这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在我国,许多部委的学术规范不区分学术不当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统称为学术不端。依我的看法,学术不端包含内容太多太广,反而不利于严惩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在国际上,学术不端行为通常限定为FFP,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一旦被揭露,意味着学术生涯的终结。

为什么说学术诚信那么重要,我想先引用两句先贤的话来说明人格人品比学问更重要。第一句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第二句在《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是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指做事,立言指做学问。古人的顺序很明确: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最后才是做学问。

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求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而为了保证结果真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过的,现代科学的两大基石是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它们都基于确保科研的真实性。我们做科研,并不是为了得奖,也不是为了发论文,科学研究是为了探求真理。爱因斯坦还说过,探求真理的权利也含有责任:你不能隐瞒你发现的真理中的任何一部分。也就是说不能篡改,不能只发表你喜欢的结论而隐瞒不喜欢的结论。学术诚信正是科研求真原则的体现。

与十七八世纪相比,我们当前的科研社会化程度越来越大,科学研究的社会性更加凸现科研诚信的重要。科研是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生命世界的知识扩展到已知范围之外。科学经验的核心是对自然运行的个体观察,然而个体知识和社会知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个体知识只有依照规范呈现于他人并被他人独立判断其有效性后才能转换为有效的科学共识。这种过程包括会议报告、期刊论文、同行讨论、评审、奖励等等。当今科学研究已远非“一张纸、一支笔”、个人封闭的追求真理的活动——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进步(如仪器设备)、依赖于合作、依赖于实践活动的分工及科学家的多样化、依赖于社会的支持。

学术诚信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二战后,科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相关,政府投入日益增加,公众对于科研成果越来越关心,大多持正面态度。但是,公众对科研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科研机构、科研期刊和科研人员必须维护科研诚信和对公众负责的环境。如果科研失去诚信,公众将不再信任和支持科研。对于科技工作者个体,诚信是基础。一旦失去科研诚信, 公众和同行将不再相信其科研成果,这将是这个人科研生涯的终结。基于同行评审和基础上的期刊论文发表是现代科研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一本科技刊物,学术声誉建立在其刊登学术论文的学术诚信以及处理稿件过程诚信的基础上,如果一本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纵容、包庇,这本期刊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未完待续。本文经朱邦芬院士审阅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讲人名片

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物理系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硕士学位,曾任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与黄昆先生提出的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被国际上称作“黄朱模型”,在多本国外专著及研究生教材中详细介绍,带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关于半导体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态理论和半导体超晶格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编辑:赵姝婧

审核:卢小兵 周襄楠

2019年03月26日 11:33:5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