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日新又新,志高格雅:彭刚老师在新雅书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微信公众号  2019-7-05


编者按

7月3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19年毕业典礼在主楼接待厅举行,2015级新雅学生和部分家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彭刚老师,来自建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法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人文学院等院系的领导与老师,以及新雅书院院务会、教师代表等一百余人参加了典礼。在典礼上,彭刚老师做了题为“日新又新,志高格雅”的讲话,勉励同学们以新雅为起点,做一个志存高远、永怀“书卷气”的人。

毕业典礼现场

彭刚讲话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新雅同学的亲友们,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学和你们的亲友表示祝贺!毕业是个大喜事儿,是个高兴事儿。

前天早上在这同一个地方,我主持了一场隆重的仪式,吴冠中先生的公子把他的66幅作品捐给了清华大学。我们都知道,吴先生最后的正式身份,也是他本人很在意的一个正式身份,是清华大学教授。但由于各种原因,此前整个清华只收藏了他的一幅作品,这是我们非常大的一个遗憾。前天下午,66幅作品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对于清华来说是一个无可估量的财富,校长书记都参加了。所以前天在主持这样一个隆重的典礼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今天站在这里,面对我们2015级的新雅毕业生,我心里也充满了喜悦之情,这是我们教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彭刚(左二)、新雅书院院长甘阳(右一)、新雅书院副院长曹莉(左一)向同学们颁发新雅书院通识教育证书

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率先进行改革的试点单位,推进了各方面的改革。这些年学校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很多举动。新雅书院作为我们通识教育改革的实验区,率先做了很多工作。刚才我们的同学、老师谈到了在这个实验中大家的收获,谈到了通识教育为大家今后的发展打下的底色,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到现在为止,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人生大概不过九百个月。人生的过程不会是一个均匀的过程,不同的月份对于我们有着不同的意义。四年前入学的那个月,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这个月大家要毕业了,无论今后你是离开清华还是在这里继续学习,甚至像我们一样在清华待上一辈子,这个月都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新阶段的开始,我相信它对大家非常重要。

毕业了,同学即将各奔西东,走上人生的新阶段

刚才我们的同学代表畅谈了自己四年来在新雅学习的一些收获和感受。最近这两年我跟新雅的老师们、同事们接触也很多,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及我们在座的其他院系的老师们对我们新雅同学的付出。刚才刘兵老师借“新雅”这两个字谈了一下对同学的期望。虽然现在学校正在进行学风建设,但我还是想“剽窃”刘兵老师的创意,从“新雅”两个字来说起。

“新”,什么是“新”?我想我不是从新旧的角度来谈“新”,我想的是“日新又新”。“日新又新”是什么意思?新雅给大家的教育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一个让人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的教育,而不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狭隘的教育。“日新又新”本身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是一个刚健有为的个体、刚健有为的民族、刚健有为的社会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我们接受通识教育,要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开放;我们接受通识教育,要理解文化和价值的多样性;我们接受通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快乐,虽然真正让我们成长的学习肯定不都是快乐的,否则的话,我们的成长从何而来?但是这样一个伴随着艰苦付出的学习过程,会给我们带来沉甸甸的收获。刚才的同学提到我们有大量的阅读,有大量有挑战度的课程。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知道的事儿更多吗?是为了让自己脑子里塞进来更多的谈资吗?不是。我们的阅读是为了丰富和改变我们。但并不是所有人的阅读都能丰富和改变自己。我见识过一些人,他们的阅读只是使自己更加封闭,更加坚信自己的正确。他通过自己特殊的过滤镜把一切东西都看作强化自己的偏见的养分。我们都知道,在现在这个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得的时代,各种技术让你更容易找到品味、偏好、偏见和你一模一样的人,让你在环境更开放、信息更方便获得的条件下更容易禁锢于一孔之见。所以,对于这个“新”字,我希望大家保持一种“日新又新”的自觉,保持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

喜获通识教育证书

“雅”这个字当然是个好字。“雅”总是和高雅、文雅、博雅联系在一起,“雅”意味着向上。高雅的反义词是低俗,高低雅俗之间是非常不一样的。说到“高”,我还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刚才提到学校正在进行学风建设,我想我们的同学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件事。在学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是,要有最基本的学术品格,要讲诚信,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可是对于清华来说,对于不仅是同学们而且对于老师们来说,讲诚信、遵守学术规范是远远不够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历史系老一辈的最优秀的校友何炳棣,后来做过美国亚洲学会会长,碰到了他在清华时期的老朋友林家翘。两个人都在美国待了很多年,见面的时候,一个是一等一的大历史学家,另外一个是一等一的应用数学界和力学界的顶尖人物。后来两个人在各自回忆那次聊天时,都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都已离开清华这么多年,但是我们都记住了,从清华出来一定要做一等一的大题目。”我想我们在座的同学未必将来都走学术之路,但是我们一定要志存高远。我们都希望大家有体面的生活,但是,我们希望那只不过是大家奋斗的副产品,而不是你全部的奢望,否则的话,你对不起自己的天赋,对不起你获得的学习机会。那也是自我束缚,把自己缩到了一个过小的天地里。人生只有一次,错过了让自己更广阔地发展的机会,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尊重。

收获的喜悦

“雅”还意味着不俗气。大家同时属于新雅和自己所在专业的院系,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不要俗气,我们要保有一份书卷气。这话怎么说?我想说的是,享乐是需要能力的。什么叫享乐是需要能力的?最粗俗地来说,你要是想吃重庆火锅,你必须可以吃辣椒,不会吃辣椒的人享受不了重庆火锅。如果没有足够的欣赏美的眼光,没有经过李睦老师课堂的教诲,我们从一场美术展览中得到的快乐就会少很多。我们的耳朵,我们的眼睛,我们的阅读品味,如果经过了锤炼,就有能力去品尝生活当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所无法品尝的。我们经过通识教育,经过新雅的训练,应该自觉地要求自己有更精致的品味,有不俗气的生活追求。什么叫做不俗气?再举一个姓何的清华校友的例子,我本人的老师何兆武先生。我在读研究生和刚留校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任务:从单位的书报箱里把各处寄给何先生的书、杂志以及那个时候他经常能够收到的汇款单送到他们家去。那个时候写了文章或者出版了书是有稿费的,那个时候的稿费不是用微信转账,是通过邮局正儿八经的汇款单邮寄过来。每次见到汇款单,何先生都会说一句:“你说像我们干这一行做些研究本来就挺有意思的,人家给完你工资吧,还另外给你钱。”好多年以后,我看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位英国历史学家Geoffrey Elton的一段话:“像我这样的人,仅仅因为对于研究过去有那么浓厚的兴趣,这个社会上从事实业的人们居然愿意为此付给我钱,让我过着还算体面的生活。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充满了感激之情。”当然,这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可是我们经过通识教育的同学们,如果你将来成了成功的大商人,那时你除了记住给清华捐钱、给新雅捐钱之外,还要让人觉得你身上有这样一些宝贵的书卷气、书呆子气,你是日新又新,是从一个让你变得高雅、文雅、博雅的所在之地培养出来的。

长辈的殷切期望

每个人的人生过程总会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总会有些不同的事,总会接触不同的人。一所好大学永远不会被无比丰富、无比豪华的网络资源所取代的,就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这里,你们能够随时与3D版的甘阳老师接触;在这里,你们能够随时跟最优秀的同龄人接触;在这里你所关切的问题能够得到刘兵老师的解答;在这里李睦老师会告诉你,你其实不知道自己有做画家的天赋。这样一些东西永远是活生生的大学校园所不能够被取代的。只有当你们离开这里以后,才会知道这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切来得非常之宝贵。所以最后,我在祝贺你们、祝贺你们亲友的同时,还要再一次代表学校对新雅的老师们、对支持新雅工作的全校各个院系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敬意,辛苦你们了,我的同事们!

编辑:曲田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7月10日 16:22:1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