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昭庆:让生命保持活力,让人生不留遗憾
来源:新清华 2017-04-28
清华那些年
编者按:日升日落,花谢花开,又是一年清华人回家的时刻。这是承载无数清华校友青春记忆的校园,更是心灵的归宿和宁静的港湾。离开校园的日子,清华就在心中。
今年,1961级、1982级、1992级、2003级的校友,分别迎来了自己毕业50年、30年、20年、10年,他们的学制从6年到5年再到4年,个人发展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也走过了清华的不同历史时期。今年的“清华故事”,我们特别从这些秩年校友的回忆文章中各选出一篇,与读者一起寻找不同年代的、我们心中共同的清华。
詹昭庆是动力机械系1961级校友。曾任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广州珠江电力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广东华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詹昭庆近照。
不知不觉,毕业50年了。在清华的许多事,就好像前几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我17岁考上清华。在清华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教机械零件课的韦震球先生曾对我们说,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果正确很重要。接受一项工程任务,你做错了比不会做的结果还糟糕。因为你不会做,还有很多人会做,但你做错了,就可能给工程造成巨大损失。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工作后,无论是二十年的发电厂设计,还是十几年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我都抱着认真对待、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完成。从刚开始的每一张设计图纸、每一个尺寸、每一项计算书,到后来掌管工程全局,对每一个工程建设方案,都坚持一丝不苟,绝不容许自己负责的项目出差错。
另一句终身难忘的话,就是蒋南翔校长说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我一直在践行这句话,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我来说,健康身体的益处更在退休后得到了充分体现。春天到西藏的波密、米林拍野桃花,夏天到新疆的赛里木湖、喀拉峻草原观美景,秋天到北疆的喀纳斯、禾木以及内蒙的呼伦贝尔拍秋色,冬天和朋友结伴到九寨沟拍流水、冰雪……早年我喜欢上摄影,退休后把旅游和摄影结合起来,我来到祖国和世界各地摄影采风,欣赏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除此之外,65岁时我跟朋友乘车去往拉萨,最后到达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66岁时我去了尼泊尔博卡拉徒步。徒步是一项很奇特的活动:一旦开始,就必须坚持到底,无论山路多么陡峭,天气多么恶劣,旅途如何艰辛。除非发生意外,否则,你自己就必须走完团队设定的路线。这和人生有点像。我们必须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无论过程有多少艰难险阻,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012年我和朋友一起到新西兰南岛自驾了1个月。我还到过柬埔寨暹粒见证千年文化瑰宝吴哥窟,在缅甸的因莱湖观摩水上人家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印度阿格拉欣赏泰姬陵宏伟壮丽的大理石建筑,在印度教的圣城马杜赖参拜宏大的米纳克希神庙,坐热气球观看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的奇特地貌,到伊朗设拉子参观莫克清真寺和古罗马的宏伟建筑波斯波利斯遗址……几年功夫,我到过40多个国家,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情和景观。越走越停不下来,因为还有许多值得去而我还没有去的国家。
71岁,我历经了约25小时的飞行来到阿根廷,在“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乘船50小时通过“杀人的西风带”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坐探险船巡游壮丽的利马水道,在南极半岛和多个岛屿登陆欣赏南极风光。72岁,我到了北极,环游斯瓦尔巴德群岛、格陵兰岛和冰岛,在北冰洋和北极熊近距离接触,乘坐橡皮艇游览著名的七月十四日冰川、巴斯维尔大冰川和摩纳哥冰川。至此,我终于实现了到达地球“三极”的梦想,这一切,得益于在大学时期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旅游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性情。我已经73岁了,虽到了人生尾声,但仍会把大学时树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生命保持活力,让思想跟上时代,让灵魂得到升华,让人生不留遗憾”作为自己晚年生活的奋斗目标,让今生过得更精彩。
(清华新闻网4月30日电)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