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研究生社会实践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暨2017年研究生知行论坛举办
清华新闻网11月10日电(通讯员 徐朝雨 董浩)11月5日晚,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暨2017年研究生知行论坛在主楼后厅举办。本次活动以“大道知行·三实而砺”为主题,回顾了三十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变迁,集中展示了本年度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的优秀研究生个人和支队风采。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本次活动并参观了研究生社会实践三十年专题展。
本次纪念活动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分为“不忘初心、服务基层 、求真务实”“牢记使命、创新发展、实干兴邦”“开放包容、行者无疆、实践筑梦”三大板块,全面展现了三十年来的研究生实践育人成果,以及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
校党委副书记过勇讲话。
过勇在讲话中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开展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实践育人是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重要培养理念。他将三十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四次创新”。一是1987年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的必修环节,二是1996年开始派遣博士生开展科技报告,三是学校2003年围绕“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的就业引导工作推出“启航计划”和短期挂职,四是2016年以来学校围绕全球发展战略,推出“一带一路”博士生海外社会实践项目。
过勇指出,三十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不仅坚持了优良的传统,而且形成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的举措。未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要进一步与思想教育、集体建设、专业学习、志愿公益、就业选择相结合。学校将进一步支持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尤其是海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钱婷围绕“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育人理念,为在场师生回顾了研究生社会实践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实践品牌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基本经验。
在第一幕“不忘初心、服务基层、求真务实”中,建筑学院2015级博士生邓夕也以“精准扶贫”为主题介绍了贵州大方县如何借助“地方+企业+高校”的合作模式实现有效脱贫。
邓夕也、宋云天、杨忠良、公管分队代表、孙洪昕、苏世民书院学生李锐(Richard Altieri)(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6个社会实践团体代表发言。
水利系2014级博士生宋云天结合自己在洛阳挂任镇党委副书记的经历,讲述自己如何在基层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坚守初心”。
电子系2015级博士生杨忠良介绍了自己在实践中自己所研究的人工智能前沿理论应用于基层医疗实际的经历。
公管学院研究生就业实践支队分享了他们暑期在雄安新区调研中发现的当地群众在产业发展、搬迁、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针对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实施的具体建议。
水利系2015级博士生孙洪昕结合自己前往“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实践的经历,分享了中资企业在非洲大陆的艰苦创业历程,以及自己如何通过跋涉超过2000公里为企业留下五万多字调研报告的故事。
2016级苏世民书院学生李锐(Richard Altieri)作为国际学生代表,结合自己参加苏世民书院开展的“影子实践”经历,讲述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和经验。
本次纪念活动还设置了研究生社会实践三十年发展的专题展览,通过视频展示、优秀实践支队展板等形式,帮助更多的研究生同学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类实践资源,展现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就。
2017年暑期,党委研工部、校研究生团委共组织近280支社会实践支队,3000余名研究生参前往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文莱、波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活动现场。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校团委书记邴浩、研究生院副院长董渊出席本次活动,超过500名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自1987年社会实践作为在校研究生的必修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并计学分以来,三十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培养理念,形成包括“博士生必修社会实践”“短期挂职”“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启航计划”“知行计划”在内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在过往三十年中,累计有超过五万名研究生参加过各类社会实践,累计解决技术难题超过三万个,面向地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超过4800次,面向地方各单位开展巡回报告超过500场。
供稿:研工部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