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万网友见证“85后”夫妻:我们同“肝”共苦
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杨澜
清华新闻网11月19日电(通讯员 韩冬野 汤睿)11月8日,一场肝移植手术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顺利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对“85后”夫妻,妻子自愿将一半的肝脏捐给丈夫。这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手术中很普通的一台,却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台,手术经新华社在4大平台同步进行12小时直播后,获得了200余万的点击。
“我们肝移植团队和海内外的网友,一同见证一对年轻夫妻的深情,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公众传授肝病治疗的科学知识,希望我们国家尽早摘掉肝病大国的帽子。”手术主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说。
长庚医院肝移植手术直播场景
常言道“女大三,抱金砖”,当初在县城同一个超市打工的时候,1989年出生的陈蒙遇见大自己3岁的林果时,便把这块“金砖”抱回了家,婚后他们很快迎来了自己的女儿。可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陈蒙就感觉“身体不行了”,没有食欲,老感觉乏……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这意味着患者的肝脏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害,失去了代偿能力。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进行肝脏移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副主任医师卢倩说。
追查病史,陈蒙在多年前即患有肝炎,经过治疗,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恶化过程略有延缓,但疏于定期检查,肝脏受到病毒隐匿性侵蚀直至病情恶化到需做肝脏移植。陈蒙的母亲意愿捐肝救儿,但经过初步的检查,两人的血型不符,且老人肝脏体积较小,并不符合捐肝的要求。此时,妻子毅然决定:“把我半个的肝脏给我老公。”妻子的决定吓坏了岳父岳母,但妻子坚定的态度和反复的劝导,加上医师对目前活体肝移植的成熟技术、可控风险的详细解释,最终说动了父母。
让陈蒙特别感动的是,后来在村子里办证明,跑手续,都是岳父在帮着忙前忙后。“我虽然病了,可是我太幸福了,我有三个我爱和爱我的女人。我不知道能怎么表达对妻子和岳父岳母的感恩,如果有来生,希望还能和她遇见成夫妻,我来伺候她。”
为确保捐肝者手术的安全和健康,受者手术成功和肝功能健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组成了由肝胆胰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临床药学科,参与的肝移植多学科专家团队,应用精准肝脏外科范式和技术进行了堪称完美的活体肝移植手术。术前医生运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精确测量和计算了供者肝体积和受者必须功能性肝体积,决定切取妻子右肝,占到超过其整体肝脏的50%,以满足丈夫的体量对肝脏的需求。同时也确保其剩余肝脏功能可充分代偿。
为大众揭秘肝病、肝移植手术,移植团队的专家们依次接受直播采访,对大众关心的问题,如“做哪种麻醉?受体和供体的麻醉是否有区别?”“器官捐献组织OPO是怎样的工作机制”“术前术后应好哪些影像检查?”“如何通过血液检查确诊肝炎?”“病理在术中的作用?”“肝移植术后的药物支持?”等,进行答疑和科普。
9点15分,妻子林果的供肝切取手术正式开台,由麻醉科主任张欢率领的麻醉医护团队,为患者进行麻醉、气管插管并做全程生命支持,卢倩医师带领肝胆外科医师团队进行手术。15点51分,丈夫陈蒙开始麻醉并接受病肝切除手术;在董家鸿的带领下,对妻子捐出的肝脏进行修整,并为丈夫进行肝脏植入手术。
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肝移植团队进行肝移植手术
术前评估时,影像显示林果的肝脏血管异于常人,肝静脉比常人多一条为四条,右肝门静脉也多一条分为两支,同时陈蒙的右肝动脉也有变异。为此,在董家鸿院士的带领下,手术过程中采纳了由其倡导的精准肝脏外科技术,对妻子的右肝进行了精细的血管修整和重建,后与丈夫的肝脏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进行一一精准吻合。各个血管吻合完毕后开放,丈夫的血液奔流入妻子的移植肝脏,原本灌洗苍白的肝脏迅速红润起来,动脉随着心脏的搏动一起跳动,金黄的胆汁开始分泌,宣告着丈夫的新生。手术历经8小时高效完成,妻子林果已于11月9日晨安返普通病房,丈夫陈蒙状态良好,手术后6小时拔除气管插管,于11月10日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已进入康复期,预计短期内可顺利出院。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它含有代谢功能、合成功能、调节凝血和免疫功能等多项直接涉及维持生命的功能。但肝脏的痛感神经不敏感,当出现疼痛、腹胀、乏力、黄疸等症状时,肝脏疾病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8年获得国家卫计委肝移植资质审批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开展了80余例肝移植手术,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中最终走到了肝移植的地步。“为了减轻肝移植带来的经济、社会负担,大众亟需端正爱护肝脏的态度,这才是防治肝病的根源。”董家鸿说。
供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