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电子系赴南京中电集团开展就业实践


清华新闻网1月30日电(通讯员 王龙翚 赵彦迪 程宏)1月21日-24日,来自清华大学4个院系的14名研究生奔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第十四研究所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启了电子系“AI时代”寒假就业实践的第二站。支队深入调研电子信息技术和AI智能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探寻强军之路,传承军工精神,踏上奋斗新征程。

支队成员在二十八所大门前合影 苏超

支队成员参观二十八所展厅 苏超

在二十八所,空军部滕达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二十八所军事科技展厅,并向支队成员介绍了我国“空军情报、指挥、控制与通信网络一体化工程”(简称“四网一体”工程)的战略部署。队员们了解到,作为整个空军信息化建设和作战体系的核心,“四网一体”工程结合最新AI技术带动了情报保障和作战指挥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了我军信息系统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在联合指挥部,党总支部书记李春雷带领大家参观了联合指挥部实验室。电子系2018级硕士生李海超在参观后表示,青年一代应当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个人理想和专业研究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中。

支队成员与二十八所校友交流座谈 邓翰迪

围绕行业关键技术,电子系2016级博士生刘善赟进行了题为“下一代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科技宣讲,阐述了自己对于未来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思考。宣讲结束后,支队与二十八所技术人员就AI在军队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对于传统指控模式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校友座谈环节,电子系2007级校友李青山、2011级校友徐劢等5位清华校友就职业发展和科技强军梦等问题与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谈到在军工单位的工作体会时,李青山表示,在工作中,不能太过计较个人得失,应当从大局出发,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支队成员在数据中心调研和宣讲 邓翰迪

在中电十四所的调研中,支队了解到,十四所已经包建援建了众多雷达研究所,为我国雷达工业培养输送一大批技术骨干。化学系2018级博士生司月雷感慨道:“老一辈雷达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我国的雷达事业从无到强地发展起来。我们年轻一代应当继承这种精神,肩负起电子强军、科技报国的责任使命,用最新的技术武装我们的祖国。”在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支队成员参观了科研教学工作区,并与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物理系和工物系的校友进行了技术交流。谈到AI技术应用时,工物系2012级李光锐校友说:“当前AI在雷达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有更多同学能投身这一行业,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你们才是AI时代强军梦的铸造者!”

支队成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合影 邓翰迪

在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支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献花并默哀。阅读大量史实资料后,大家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只有打造一支实力强大、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电子系2017级硕士生李为贵在实践结束后表示,作为清华学子,我们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吕婷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1月30日 09:31: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